百姓放心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a_5778506.html
对于临床怀疑为细菌菌血症、真菌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的相关感染患者,血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学诊断手段。本文将根据《临床微生物室血培养操作规范》,就医生和护士应该知晓的相关内容做详细介绍,希望能对临床的工作带来便利。
针对特定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掌握采血指征、采血时机和采血套次。同时,应严格执行指南要求,以诊断或鉴别诊断CRBSI。
采血指征
发热(≥38℃)或低温(≤36℃)
寒战
白细胞计数增多(10.0×/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或减少(3.0×/L)
皮肤黏膜出血
昏迷
多器官衰竭
血压降低
CRP升高
PCT升高
G试验升高
突发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改变
采血时间
宜在寒战或高热高峰前后采集
尽可能在使用(或下一次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采血套数
成人:同时采集2套(4瓶,需氧和厌氧各2瓶)
儿童及新生儿:1瓶儿童瓶,宜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医嘱:血培养及鉴定,每个瓶子开1条医嘱,如需要采集2套,则共计4瓶,需要开4个医嘱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导管尖端5cm做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
导管不可拔除的,应采集外周静脉血2套做血培养,同时采集导管血1套做血培养,同时送检
临床护士应严格按要求执行医嘱,把握采血量和采血程序,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