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鳊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鳊鱼细菌性败血症是鳊鱼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

随着近年来密度增加,养殖环境恶化,以及大量投喂抗生素原料药等等问题,给防治带来了很大难度。

我们就当前鳊鱼养殖中常见问题梳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1、寄生虫的问题

对江苏和华中(湖北、湖南等)这2个鳊鱼主养区域的调查我们发现,指环虫引起的鳊鱼鳃部问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尤其在两湖(湖北、湖南)区域。

通过镜检确诊,用“指环灵”g/亩米。

注意:套养斑点叉尾鮰鱼或养蚌水体禁用。

2、长期使用抗生素原料药对鱼体质的影响

由于原料药的性价较高,很多养殖户使用原粉来防治鳊鱼出血病,这不但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大量、长期的摄入抗生素,也会严重影响鳊鱼肝、肾等器官功能,同时也迅速的增加了病原体的耐药性,导致用量越来越高,形成恶性循环。

使用恩诺沙星制剂或原粉的治疗效果每况愈下(现在恩诺沙星制剂10-20袋拌40kg饲料很常见),尤其是在养殖的后期,使用效果很差。不得不每天使用,成本偏高之外,更面临着国家食品监控的风险,无法度过休药期上市。

正确的用药思路应该是换用耐药性更低、休药期更短的氟苯尼考,尤其是武汉农大的“喘呼宁”——国标20%氟苯尼考制剂,性价比比恩诺原粉或恩诺沙星制剂更加突出。

喘呼宁——国标20%氟苯尼考制剂,全水溶,用1.5万-2万斤鳊鱼。

3、出血病治愈后复发反弹的问题

很多养殖户反应通过抗生素内服治疗可以很快控制死亡量,可用了之后就停不下来,经常复发,像“吸鸦片”。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池塘的环境恶化:水体抗逆性不强,藻类缺乏或藻相不好,亚硝酸盐偏高等都会导致反弹,可定期使用“藻源多肽”+“高酶芽孢杆菌5kg”一组用10亩开口面,进行环境维护;投饵量较大时还需定期配以“洁底优”+“降亚灵"(断根),治标用“降亚灵+长效氧宝”控制亚硝酸盐的主要产生源头;

4、忽视季节变换和天气突变,应激性出血的问题

鳊鱼最适生长季节天气变化反复,鱼体应激性反应强,如果遇着的“倒藻”,底质上翻等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建议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h/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