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党建middot平安校园鼠疫

众/志/成/城/齐/心/抗/疫

鼠疫防控人人有责

为加强全体师生和家长对鼠疫常识的知晓率,有效遏制鼠疫疫情的传播流行,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进一步增强大家防控鼠疫的意识,今天我们就有关鼠疫常识向广大师生及家长进行宣传。

01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鼠疫杆菌引发的致死性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该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属于甲类传染病。

02

传染源

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03

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04

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临床表现

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腺鼠疫

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肺鼠疫

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败血症鼠疫

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05

鼠疫的预防

一是避免在鼠疫疫源地,接触鼠及旱獭、特别是病死旱獭有感染鼠疫的危险。

二是坚持“三不”制度:

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

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三是坚持“三报”制度:

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它病(死)动物要报告;

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鼠疫的症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预防,相信广大师生及家长们对鼠疫的基本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校把师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希望大家提高认识,将增强保护生命安全意识落实到位。预防鼠疫,珍爱生命,提高防控水平和应急能力,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棋盘井第一小学安全处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lx/9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