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重肝在线”栏目由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主办,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支持,段钟平教授、韩涛教授任总编辑,陈煜教授任执行编辑,孔明教授任秘书。专栏聚焦肝衰竭、人工肝等重症肝病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旨在传播肝病相关新技术、新药物、新方法、新思路,为肝病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临床借鉴与互相切磋的平台。
本期“重肝在线”,我们对首都医科医院肝病中心四科(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陈煜教授团队发表于《肝脏》杂志的一篇学术文章进行分享,以帮助大家拓宽知识面,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是不同于急性肝衰竭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一类独特的疾病类型,东西方对于ACLF的定义存在分歧,且疾病发生发展的速度程度、恢复的时间长短不一,患者长期的预后转归不一,东西方对于ACLF的治疗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就ACLF的定义、病程特点、预后结局以及治疗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异质性进行综述。
定义
ACLF在年被日本学者提出,用以描述肝脏同时遭受急性打击和慢性损伤的疾病状态。年,欧洲专家Jalan和Williams将ACLF描述为一种急性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进展为与短期(28天)高病死率相关的综合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两个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来自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和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CLIF)[1]。
APASL将慢性肝病及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的肝衰竭归于ACLF,而失代偿期肝硬化存在不可逆、渐进性的病情进展,不纳入ACLF。肝脏本身的衰竭是ACLF的诊断核心,定义不考虑肝外器官衰竭。EASL认为在肝硬化急性失代偿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才是ACLF。ACLF有别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主要特点为(肝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肝脏的衰竭不是必须的。
不同的诊断标准造成纳入人群显著不同,为兼顾东西方对于ACLF定义的差异,聚焦同一人群,年世界肠胃病学组织(WGO)将ACLF的定义总结为:慢性肝病(无论有无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黄疸、INR延长,并伴有1个或多个肝外器官功能衰竭,且发病后28天内和3个月死亡率增高,并由此分为3个类型:A型-慢性肝病型;B型-代偿期肝硬化型;C型-失代偿期肝硬化型[2]。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经过两次更新,在最新的版指南中指出[3],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以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肝衰竭表现的综合征,伴或不伴肝外器官衰竭。指南延续了WGO的分型标准。此外,鉴于我国乙型肝炎的高流行率,中国乙型重型肝炎研究组(COSSH)[4]提出了HBV-ACLF的诊断标准,并且在EASL对ACLF分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患者的特点,将“肝衰竭合并凝血障碍”增加到ACLF1级的诊断中。
诱发因素
东西方都同意将肝内因素如嗜肝病毒感染、酒精、肝毒性药物等作为ACLF的诱因,但对于肝外因素是否作为ACLF的诱因未达成共识。APASL认为肝外因素(如败血症或消化道出血),不是导致ACLF的条件,而是ACLF的并发症,并提出在“黄金窗口期”(即入院后1-2周)干预,减少器官衰竭的发生,提高存活率;EASL定义纳入的人群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这类人群出现病情恶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由肝损伤(如酒精)诱发,也可以由感染、出血等肝外因素诱发,肝内外因素都可作为ACLF的诱因;WGO同样认为感染及脓毒症可作为ACLF的诱因;NACSELD最初仅针对肝硬化合并感染的患者,其诱因均为肝外诱因(感染),随着研究队列进一步扩大,非感染因素也逐渐考虑在内。
在东方国家,不论是慢乙肝背景下HBV再激活,还是各种病因慢性肝病(CLD)背景下的急性HBV感染都是ACLF的诱因;印度一项大型研究表明HEV相关ACLF死亡率高[5],但西方并不常规检测HEV,其在ACL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酗酒通过多种途径造成肝损伤及再生受损,是西方国家常见的ACLF诱因;药物或毒物也是重要诱因,尤其是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6]。
基础慢性肝病/肝硬化病因
亚太地区认为ACLF不应包括过去及现在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EASL定义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