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时候,天地之气不断收敛,气候变得干燥,清代的医学著作《医学传灯》说道:“一交秋分,燥金司令,所起之风,全是一团燥烈之气,干而不润。”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面更是早有论述——“燥胜则干”。
这时候宝宝很容易出现鼻腔、大便干燥、便秘的情况,如何通过饮食来缓解宝宝的秋燥,让孩子身体强壮、少生病呢?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
秋季应该怎么补?
人体五脏与四个时节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四季的变化,不断相应变化,与外界保持协调发展。
肝应春,因为春季万物生长,人体也是如此,只有保持肝旺盛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
脾应夏,因为夏季湿气为主,脾喜燥恶湿,湿气极易损伤脾阳,只有滋补脾阳,才能使脾正常运化;
肺应秋,因为秋季燥气为主,肺部喜润恶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伤肺部津液,只有滋润肺阴,才能减缓秋季燥邪对人体的侵害;
肾应冬,因为冬季属水,肾主水,只有滋养肾部,才能让人抵抗力提高,少生病。
现正值秋季,秋燥极易耗伤肺部津液,然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咽痛、目涩、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由此可见秋季滋养肺部的重要性。
为防止秋燥伤肺,根据中医学理论,五脏中肺对应五色中的白色。因此,秋季常吃白色食物可起到润肺的效果。
秋季润肺有三宝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有很多可以吃的瓜果蔬菜,对身体都有着不错的作用。但在秋季白色食物中,这三样是营养价值丰富又不难找的食材。
莲藕
莲藕性平,味甘,归心、脾、胃经,能清热生津,散瘀止血。《滇南本草》中记载:“多服(莲藕)润肠肺,生津液。”秋季的莲藕脆嫩多汁,清甜可口,是秋季最当令的食材。民间更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
很多家长以为莲藕生长在水下,所以是寒凉的。实际上,莲藕是一道很奇妙的食材,可寒,可温。
莲藕生吃是寒的,可以清热、凉血、散瘀;煮熟以后的莲藕是温性的,可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
莲藕亦寒亦温的性质,相对平和,既能温和地清热生津,也可以很好地温补脾胃,最适合孩子。
推荐食疗:
藕粥:莲藕、大米、适量白糖
:
1、将莲藕洗净切成小丁状,大米淘洗干净,待用
2、将莲藕和大米同时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熬成粥;
3、食用前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清热生津、开胃健脾。
白萝卜
白萝卜素有“小人参”之称,也常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等说法,《本草纲目》中更将其列为“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可见白萝卜的补益功效是很不错的。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利小便,解毒;熟者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因此民间也有“秋季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很关键一点,白萝卜熟食,性味就偏平性了,不会太寒凉。
推荐食疗:
白萝卜排骨汤
:白萝卜g,排骨克,盐适量。
:
1、准备好材料,排骨剁成3厘米大小;
2、白萝卜切小块;
3、用锅先将排骨炖至肉脱骨,再加入萝卜,熟烂后加入适量盐即可。
:消食健胃、理气化痰、润肺去燥。
银耳
银耳性平,味甘,入肺、胃、肾经,能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由于银耳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D,可以与钙共同作用,所以还能很好地促进孩子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白色入肺,白色的银耳自然是补肺佳品,可以防治孩子秋季的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等,而且银耳滋阴却不腻滞,比较容易消化,适合孩子食用。
推荐食疗:
银耳雪梨羹
:银耳一小朵、干红枣两颗、枸杞适量、雪梨一个、百合适量、冰糖适量。
:
1、将银耳与红枣提前半小时泡发;
2、雪梨洗净去皮取四分之一果肉切成小片,枸杞、百合洗净,冰糖备用;
3、将泡发好的银耳洗净撕成小块,红枣切开两半去核;
4、将所有材料放入盅内,加入适量水,慢炖六小时以上,放凉即可食用。
:滋阴润肺、清心安神。
小贴士
食用莲藕时,不要与大豆、猪肝同时食用,会影响人体对营养吸收;
食用白萝卜时不要将它和胡萝卜放在一起烹煮,会让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极易导致败血症;
银耳不要和菠菜、蛋黄等含铁的食物同食,会难以吸收营养。
人体不是只要调理好一个器官就可以的,正如一年有四季,在调理宝宝身体的时候,不要光记得滋补肺部。
还要记得调理脾胃,脾主运化,宝宝所吸收进去的营养,得靠脾胃运化吸收。
所以为了更好的吸收营养,宝妈们可以给宝宝辅以小儿推拿,用以调理脾胃,温补脾阳。
这样宝宝增强抵御外邪的抵抗力,疾病也不敢再来骚扰宝宝,宝妈们也可以轻松面对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