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拥有例病例+征象+讲座
来源:影享国际
作者:翟天童
01临床病史患者男,15岁主诉:咳嗽两周,痰中带血2日现病史:患者两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伴少量白色黏痰,未予诊治。1周前查血常规提示WBC升高。昨日起痰转为黄色黏痰,间断痰中带血丝,每日3-4口,无胸痛,喘憋,无乏力、盗汗,无头晕、心悸,门诊血常规示WBC19.14×/L。既往史:4月前发现腹壁肿物,行腹壁肿物切除术。无肝炎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结合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无外伤史,有血制品输注史,无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实验室检查:PR3-ANCA(+)肾穿刺活检:见9个肾小球,1个肾小球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2个细胞性新月体形成。肾小管上皮空泡及颗粒变性,肾间质水肿。免疫荧光可见1个肾小球IgA节段性+++,IgG-,IgM++,C3+++。
02影像检查鼻窦CT冠状位重建:
胸片正位:
胸部CT平扫肺窗
03解读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结果是(单选)A.肺脓肿B.肺癌C.肉芽肿性多血管炎D.结核E.金葡菌肺炎答案:C解析: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依据:①鼻或口腔炎性反应:痛性或无痛性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②胸部X线检查示肺内结节、固定性浸润灶或空洞形成。③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RBC>5/BP)或出现红细胞管型。④病理性肉芽肿性炎性病变: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旁区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肉芽肿性炎性病变。符合以上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即可诊断。本病例患者可见上呼吸道炎症表现,胸部X线及CT表现可见肺内结节伴空洞形成,病史中提示患者肾脏受累,P-ANCA(+),综合考虑该病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该疾病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单选)A.皮肤,关节肌肉,神经系统B.肾脏,皮肤,神经系统C.皮肤,肺,关节肌肉D.上呼吸道,肺,关节肌肉E.肺,肾脏,上呼吸道答案:E解析:原发性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主要为小血管壁(微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可累及多系统,主要侵犯上呼吸道、肺及肾脏,还可累及耳、眼、关节肌肉、皮肤、心脏、神经系统等。04诊断肺脏穿刺活检标本:肺组织正常结构破坏、消失,残留个别肺泡结构,间质纤维母细胞增生,可见个别多核巨细胞,伴灶片状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脓肿形成,可见小灶坏死,坏死灶内可见泡沫状组织细胞,胞浆内可疑吞噬,坏死灶周围可见单个血管,管壁正常结构破坏,纤维母细胞增生,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TTF-1(肺泡上皮+),CD3(淋巴细胞+),CD20(淋巴细胞+),ERG(血管+),Ki-67(20%+),特殊染色结果:PAS(-),弹力纤维(血管壁局灶+)。结合临床,考虑肉芽肿性多血管炎。05讨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原名韦格纳肉芽肿,最初由德国病理医生FriedrichWegener弗里德里克.韦格纳首次详细描述,并以其姓氏进行命名,随着人民群众对MR.Wegener的深入研究发现,MR.Wegener积极参加纳粹活动,且不道歉。故收回其临床大师奖,并重新对该病命名。最终,美国风湿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及欧洲风湿病学会联合提议将该病命名为“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withpolyangiitis,GPA)。
GPA属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三类中的其中之一,目前ANCA的应用显著提升了GPA的诊断正确率,临床上把ANCA分为胞浆型(c-ANCA)及核周型(p-ANCA)。c-ANCA对应的靶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3(PR3),p-ANCA对应的靶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MPO),PR3抗体和MPO抗体为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自身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GPA的病因尚未明确,属自身免疫疾病,主要侵犯上呼吸道、肺及肾脏,还可累及耳、眼、关节肌肉、皮肤、心脏、神经系统等。因其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影像表现的“多形性”;而自身免疫性病变的特点决定了GPA患者病变的“多发性”;病灶的易变化性和反复性导致该疾病的“多变性”;坏死性空洞是主要表现之一;即多形性、多发性、多变性和空洞四个征象,称为“三多一洞”。
总结: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单独依靠影像诊断上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该病的病理表现多种多样,所以没有固定的影像特征,从大量文献以及业界前辈的经验总结来看,该疾病具有“三多一洞”的影像表现规律,但要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共同综合评估。当肺内占位受累时,大多可有咯血或痰中带血的表现,不能只考虑到肺癌以及肺结核等疾病,所以在遇到空洞性肺内占位时,应结合患者的详细病史及症状来做出诊断,不能仅从其形态学表现去考虑。
作者简介:翟天童,医院住院医师,专注于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