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29169.html 腹泻 一、概述 ●排便次数增加,>3次/d ●大便性状改变 二、临床表现(病因诊断) 1.腹泻——腹痛缓解——为结肠性腹泻; 腹泻——腹痛不缓解——为小肠性腹泻。 2.按照粪便性状分为: ·稀薄水样且量多——为分泌性腹泻; ·脓血便或黏液便见于——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 ·暗红色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 ·血水或洗肉水样便——见于嗜盐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坏死性肠炎 ·黄水样便——见于沙门菌属或金葡菌性食物中毒 ·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 ·脂肪泻和白陶土色便——见于胆道阻塞 ·黄绿色混有奶瓣便——见于儿童消化不良 ·激惹性腹泻(动力性性腹泻)——多为水便、伴有粪便的颗粒,下泻急促,同时腹部有肠鸣音、腹痛剧烈 三、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问:如何对症下药 答:1.感染性腹泻(肠炎): ①对痢疾、大肠杆菌感染的轻度急性腹泻: ——杀菌,首选小檗碱(黄连素) ②口服药用炭: ——吸附肠道内气体、细菌和毒素,餐前服用; ③鞣酸蛋白: ——收敛、减轻炎症、保护肠道黏膜,空腹服用。 2.消化性腹泻 √因胰腺功能不全——胰酶、多酶片; √对摄食脂肪过多者——胰酶和碳酸氢钠; √对摄食蛋白而致消化不良者——胃蛋白酶; √对同时伴腹胀者——乳酶生、二甲硅油。 3.激惹性腹泻(化学刺激引起的腹泻、功能性腹泻) ◎双八面蒙脱石散剂:首选,首剂加倍 ◎可同时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 ◎去除诱因:腹部保暖、 控制饮食(少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4.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补充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二)处方药 问:如何对症下药 答:1.感染性腹泻细菌——用“沙星”! 2.病毒性腹泻——用“洛韦”! 3.对腹痛较重者、胃肠绞痛、反复呕吐 ——用山莨菪碱(-2)、颠茄! 4.非感染性的急慢性功能性腹泻 ——抗动力药:洛哌丁胺、地芬诺酯! 5.口服补液盐Ⅲ(ORS)配方和组成 四、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1.止泻同时——对因治疗不可忽视。 2.腹泻时——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特别注意补钾。 3.腹泻时——由于大量排出水分,使血液黏稠,可诱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不足、脑梗死,应给予 4.盐酸小檗碱(黄连素) →不宜与鞣酸蛋白同服; 5.药用炭: →吸附能力强,不宜与其他药物合用; →可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3岁以下儿童患长期的腹泻或腹胀禁用; 6.洛哌丁胺: 感染性腹泻“不止泻” ——不用洛哌丁胺、地芬诺酯 →不能作为有发热,便血的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药 →对急性腹泻者在服用本品48h后症状无改善,应及时停用。 →肝功能障碍者、妊娠期妇女慎用,哺乳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7.微生态制剂: ·主要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或由寒冷和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早期无效——后期,可辅助给予,以帮助恢复菌群的平衡。 ·微生态制剂多为活菌制剂——不宜与抗生素、药用炭、黄连素和鞣酸蛋白同时应用,以避免效价的降低。如需合用,至少应间隔2~3h。 8.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病治疗指南》,新指南中强调两点: ①强调口服补液(ORS)的重要性; ②强调所有患儿在腹泻发生时及早补锌。 ——补锌可有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以后2~3个月发生腹泻。 9.小儿腹泻家庭治疗四原则 (1)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2)继续喂养——以预防营养不良 (3)补锌——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4)密切观察病情——若患儿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找医师诊治: ①腹泻次数和量增加; ②不能正常饮食; ③频繁呕吐; ④发热; ⑤明显口渴; ⑥粪便带血 ◇饮食调整: ·母乳喂养患儿,增加喂养次数和时间,还可另外添加ORS或清洁水。 ·非母乳喂养儿可一次或多次喂ORS、食物类液体(如米汤和酸奶饮料)或清洁水。 ◇ORS的使用: ·要教会母亲如何调制ORS和喂ORS, ·家中应备有2袋ORS。 ◇应向母亲说明要比平时多给孩子喂多少水: ·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患儿予50~ml;2岁以上~ml; ·少量多次,如孩子呕吐,停10min后再喂,直至腹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