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10天的小豆豆因哭闹不止、拒奶来到湖南中医院新生儿科就诊,董晓斐主任医师查看后发现宝宝颜面部、腹部、背部、四肢等多处皮肤灼伤,有大小不一的水泡,有的已经破溃化脓,询问后得知患儿出生第二天出现黄疸,家属用艾草点燃对皮肤进行反复烧灼,俗称“打灯火”“点灯火”。
通过全面检查,小豆豆的黄疸并不严重,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只是因为家人盲目治疗引起的灼伤和继发的感染需要住院了。
董晓斐主任医师提醒:“打灯火”易导致宝宝皮肤灼伤,继发感染,严重者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不推荐进行。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与成人不同,50-60%的足月宝宝,70-80%的早产宝宝在生后可出现暂时性的皮肤粘膜黄染,吃喝拉撒睡都正常,称生理性黄疸,无需住院治疗。
在一些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的作用下,胆红素生成、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异常,使血中游离胆红素过高,产生病理性黄疸,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应及时就医。
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特点●宝宝一般情况良好。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I)。
●医生判断黄疸未达到光疗标准,不需干预。
病理性黄疸特点●黄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I)。
●医生判断黄疸达到光疗标准,需干预。
宝宝黄疸时,需要观察什么方面?观察宝宝黄疸的部位以及颜色黄疸通常是从颜面部开始,逐渐至全身。若宝宝只是皮肤黄染如橘皮,吃得好、喝得好、拉的好、睡得好、撒尿好,俗称五好宝宝,可在家继续观察;若宝宝越来越黄,手心、足心均较黄,或皮肤黄染呈黄绿色、暗黄色等非正常颜色,须及时就医。
观察精神状态及吃奶情况若宝宝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体温不升或者发热、嗜睡、易哭闹、尖叫、易惊、呕吐等异常症状时,要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可能,须第一时间就诊。因此,早期预防和适度干预对于黄疸非常重要。
观察宝宝大便颜色及性状正常新生儿胎便呈墨绿色,2-3天逐渐转为黄色,大便颜色浅,甚至呈陶土色,应警惕胆道疾病,请及时就医。
观察宝宝黄疸时间如果宝宝黄疸时间较长或退了又出现,请及时就医。
治疗黄疸的方法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黄疸历史悠久,疗效肯定。用中药熏洗结合推拿治疗黄疸可以克服新生儿难以口服药物的困难,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蓝光治疗蓝光照射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适时的光疗可以极大减少换血的机率。
药物疗法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病理性黄疸应针对病因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换血疗法换血疗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病,可及时换出血清中免疫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如何预防黄疸?妊娠期,准妈妈饮食有节孕期遭受湿热侵袭,容易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准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足量喂养足量喂养以保证胎便、尿液排出,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避开这些诱发因素黄疸宝宝一般会做蚕豆病的筛查,在结果没有回报前,家长要注意:妈妈不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不吃含开口莲的药物、避免接触樟脑丸。家族有蚕豆病病史尤其要注意。
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时,给予适当的干预对于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时,应在孕20周后定时监测妈妈相关血型抗体的滴度,当滴度达一定水平时,给予适当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母子溶血的发生。
注意保护婴儿皮肤保持婴儿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感染。
END董晓斐: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新生儿科负责人,医院首届青年名医。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新生儿科疾病,尤其擅长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肺炎。工作中始终坚持“术为本,德为先”的宗旨,为新生儿及儿童提供强有力的健康支持。克服了新生儿口服药物的困难,运用中药灌肠和中药外洗剂治疗新生儿黄疸,在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各级期刊杂志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以副主编及编委身份参编著作4部,主持和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项。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会新生儿科组副组长,湖南省围产医学会新生儿学组组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委员。
来源:湖南中医附一新生儿科
作者:成彩丽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杨楠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