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说
看菌落
找病原
上鉴定
打质谱
送NGS
读药敏
分析表型
审报告......
我们是否已经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中日渐麻木?
在IA时代“未来已来”的呼啸声中茫然消沉得过且过?
在paper和fund的浪潮里浮沉求索而忘记了微生物检验沉心静气抽丝剥茧的初心?
微生物工作者,很少直面患者,面对的是来自患者最纯最狡猾的微生物。他们是从微观世界中捕捉真凶的捕手,是心细如发目光如炬的侦察兵,是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追查到底的侦探。
被戏称为整个检验医学里最“穷”的一个专业,每一份报告都是良心活。
我们的队伍,需要更多的王澎医生。
SCV,小菌落变异体。
由于与正常菌株相比,SCVs生长缓慢、与其野生株相比菌落形态不典型、明显减小,产色素较少或者不产色素,生化反应不活跃,给临床实验室的常规分离和鉴定带来很大挑战。如果检验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抓住这一点点“小”的线索一直追查下去,极有可能忽视或漏检SCV菌株,最终导致临床上常规或“敏感”抗生素未覆盖SCV菌株,感染经久不愈,无法清除。今天这个病例并不奇特,但告诉我们,微生物人应该做些什么,还可以做些什么。
由衷感谢广州医院袁文常博士所做的的工作和分享!
SCV何方神圣?文/广州医院袁文常博士
病例情况
患者男性,67岁;
主诉:维持血液透析3年余,头颈部疼痛伴胸痛4天
现病史:年9月因“双下肢浮肿伴胸闷气促”在外院查肌酐最高umol/L,考虑“移植肾失功”,予置长期管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因长期管感染致血流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于年1月转至我院;
入院初步诊断:1、慢性肾病5期,血液透析;2、不安腿综合征;3、瘙痒症;4、高血压3级;5、继发性癫痫;6、头皮软组织囊样病灶;7、抑郁障碍;8、肾性骨病;9、高磷血症
血培养结果药敏结果上机MIC报TRM,K-B法结果显示:
头孢西丁筛选:阳性
苯唑西林、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其他抗生素敏感。
MRSA鉴定及分子分型长得这么慢这么小的金葡菌,有CO2形态才大致典型,鉴定和分型均支持MRSA——这就是一株获得了“迷惑+隐身“技能的MRSA,CO2依赖型SCV。
SCV是什么?
与“普通”细菌相比,又有哪些”特殊技能“?
SCV怎么来的?
临床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感染过程中,金葡菌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变异体——小菌落变异体(smallcolonyvariants,SCVs)。
细菌受到某些外界环境作用后,产生的生长显著慢于亲本株的变异体。其特点为菌落小(约为亲本株1/10)、金黄色素产生降低、溶血性降低、常表现为对氨基糖苷类敏感性降低。
自发突变或环境作用,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常与SCVs的产生密切相关。SCVs常表现为电子传递链缺陷或胸苷合成缺陷、CO2依赖型。一些文献报道指出,金葡菌骨髓炎治疗过程中,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可能诱导SCVs的产生。
SCVs虽毒力较亲本株降低,但易于在胞内寄居,逃避机体免疫杀伤,伺机而动,造成慢性、反复性感染。
RichardAP,etal.NatRevMicrobiol.Apr;4(4):-30
5
临床上脓肿、血液、骨骼和关节、呼吸道和软组织等感染均可分离到SCVs。SCV出现在无菌体液或血液中尚可引起实验室的注意,如果出现在菌落较杂的非无菌体液中,则很有可能被忽视而漏检。
因此,患者感染初期感染清除不彻底,引起持续性慢性感染;或治疗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诱导SCVs产生;常见病原体均有可能形成SCVs,可能从多种标本中分离出来;SCVs会表现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实验室应与临床紧密联系,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建议。
来源:检验医师
点击标题查看
《检验临床面对面》案例征集
检验“视界杯”有奖征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