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湿热泻
这种腹泻多发生在夏季,外界湿热天气容易使得气血流通不畅,脾胃运化传导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小儿大便稀薄或急迫暴注,大便色黄而臭,有时可有腹痛,食欲常不佳,身热烦渴,小便少且尿色偏黄,舌苔黄腻,指纹色紫。对于这种类型的腹泻,治疗上主要是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并可辅以:
清大肠:首先找到大肠经的位置,即食指桡侧缘,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间,然后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左手先将小儿左手的五指固定住,暴露出食指桡侧缘,以右手拇指或食指,由指根推向指尖,此为清大肠,每次操作次/1-3分钟。
退六腑:六腑在前臂尺侧(即近小指的一侧),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反复次。
寒湿泻
即因天气变化,没有注意做好保暖,导致肚子受凉而致的腹泻,或是因过食了生冷的食物,外感风寒邪气损伤脾胃而致,患儿大便表现为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小便清长,舌苔白腻,指纹淡红。对于这种类型的腹泻,在治疗上除了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外,还可以给孩子这样揉一揉。
揉外劳宫:外劳宫的穴位在手背,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应,按揉该处穴位次左右。
揉天枢:天枢是大肠的要穴,位于脐旁两寸(2指头宽),恰为人身之中点,犹如天地交合之际,是脾胃升降清浊的枢纽。按揉的时候,家长可用食指或中指揉小儿脐旁的天枢穴次,或采用逆摩腹的手法,将掌心搓热后放在小儿肚脐处,逆时针画圈摩脐-次。
伤食泻
即消化不良所致的腹泻,由于喂养不当,食物积压在肠胃,损伤了小儿胃肠,结果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类型的小儿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或伴有呕吐,小儿在腹泻之前常哭闹,拉了后腹痛可缓解。大便量多,稀薄有残渣或乳块,气味酸臭,舌苔较厚,白腻或微黄,指纹紫红。对于这种腹泻,在治疗时以消食导滞、健脾和中为主,另外再辅助以推拿:
清脾经:清脾经,或清补脾经,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操作时,家长可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的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将其拇指伸直,用右手拇指支付自小儿拇指指根至指尖来回推次;
清大肠:操作见前面的步骤。
揉板门:板门,又称“脾胃之门”,位于手掌大鱼际之处,以操作者右手大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接触板门穴,轻揉50次;
拿肚角:肚角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处,操作的时候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为拿肚角,操作3-5次。
脾虚泻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脾胃脆弱,如果又再加上喂养、护理不当,或是长期腹泻导致脾胃受损,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这种类型的腹泻常迁延不愈,常为水样便,次数较多,常常食后即泻,面色萎黄或虚浮,精神较差、食欲不振,舌苔淡薄,指纹淡红。对于这种腹泻常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来调理小儿脾胃,此外,我们还可以给这种类型的腹泻患儿推拿治疗:
运八卦: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四周的内八卦穴作环形推运50次;
揉脾俞: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揉小儿脊柱两旁的脾俞、胃俞穴位各次。
END
猜你喜欢↘
小儿推拿
干货吃饭差、爱感冒咳嗽,大部分孩子都是“脾肺气虚”
小儿推拿
干货宝宝5天不拉大便,头疼的便秘问题,小儿推拿轻松解决
小儿推拿
干货小儿推拿止咳法,不吃止咳药也可止咳
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
○
中医养生联盟
○
小儿推拿
催乳
康复理疗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健康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
健康干货训练营
健康干货训练营
健康干货训练营是易仁堂中医研究院推出的中医教育培训服务平台,为大家提供小儿推拿、催乳、康复理疗培训视频和音频在线免费和付费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