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disease/a_6108173.html
马上就到3月3日全国“爱耳日”了,新手爸妈们知道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吗?
跟小编一起了解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那些事,妈妈们快来做笔记了。
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NewbornHearingScreening,UNHS),是通过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
听力损失如不能早期被及时发现,不但影响儿童的言语和认知功能,还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早期听力检测和诊断,如能对明确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在出生6个月内进行科学干预和康复训练,绝大多数患儿可以回归主流社会。
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早期检测及干预项目包括听力筛查、诊断、干预、随访、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是一项系统化和社会化的优生工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新生儿听力筛查时间
初筛
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复筛
即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
或初筛“可疑”
甚至初筛已经“通过”
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
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听力障碍高危因素
1.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8小时及以上者;
2.早产(小于26周),或出生体重低于克;
3.高胆红素血症;
4.有感音神经性和(或)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关综合征的症状或体征者;
5.有儿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家族史者;
6.颅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腭裂等;
7.孕母宫内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毒浆体原虫病等。
8.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9.出生时有缺氧窒息史,Apgar0-4分/1min或0-6分/5min;
10.机械通气5天以上;
11.细菌性脑膜炎。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听力筛查仪器,主要有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s,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ABR)。
筛查的结果都以“通过”或“未通过”表示。一般而言,OAE和AABR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可以达到95%以上,而OAE略低于AABR。
听力初筛和复筛方案
正常分娩和NICU新生儿应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
正常分娩
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d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有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
病情稳定,出院前应施行AABR筛查,以免漏掉蜗后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未通过AABR测试的婴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中心复筛,并根据情况进行包含诊断性ABR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评估。
在1月龄内再次住院治疗的婴幼儿
(无论住NICU或普通病房)
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筛听力。
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不同因素对筛查结果的影响
1
新生儿期外耳道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会使耳声发射的传人刺激声和传出反应信号衰减或消失,从而导致耳声发射引出信号的减弱或消失。
2
新生儿中耳积液是影响0AE测试结果的主要干扰因素。中耳积液的患儿,无论耳蜗功能正常与否,其测试结果均可显示为异常。
3
筛查时小儿体动较多或烦躁,会出现假阳性,应该尽量避免。另外,如发现小儿感冒、鼻塞、流涕、咳嗽或喉鸣及呼吸音重等情形,建议先行治疗,等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复查,以免出现假阳性。
4
技术及操作等不规范。如耳塞未完全插入外耳道;耳塞的插头与导线之间断线;测试环境不符合标准等。
诊断性听力学评估
未通过复筛的婴幼儿,都应在3月龄接受听力学和医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对于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但具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婴幼儿,至少3岁内每6个月进行1次听力随访,若可疑有听力损失,应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
1
测试时间:
出生后3个月-6个月。
2
测试环境要求:
环境噪声低于30dB的隔声屏蔽室
3
客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
诊断性OAE,1kHz声导抗测试,短声及短纯音ABR,AERP,ASSR和骨导ABR等。
4
主观听力检测项目包括:
小儿行为测听,言语检测及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听损伤确诊后的干预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这是一完整的听力康复系统工程。干预措施为最后环节,是显示先天性耳聋康复成果的关键。
1、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⑴外耳道耵聍:
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耵聍过多且难以自然排出,可阻塞外耳道。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耳声发射检查往往可造成耳声发射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响声导抗检查,必须要清除外耳道耵聍。
⑵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婴幼儿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免疫变态反应引起。可应用类固醇激素类及抗过敏药物,在鼻腔内可滴麻黄素,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切开引流以及经鼓膜安装通气管。
2、听力补偿或重建
听力补偿或重建主要包括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
⑴助听器选配:
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选配助听器,听力障碍的程度一般在中度至重度,甚至有专家主张轻度听力障碍也需选配助听器,进行听力矫正,单侧听力损失者也可以选配助听器。双侧听力损失应选配双侧助听器。双耳选配优点是,有利于分辨声源,提高声源定向能力,整合效应好,听声音的响度增加等。
⑵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植入装置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转换器。它将声音信号通过言语处理器转变成电信号,传入内耳的电极,直接兴奋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明显效果,在10个月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人手术。
3、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患儿经助听器选配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听力矫正之后,需进行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需要有医生、听力学家、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参加。
与患儿建立长期关系来支持儿童的听力和语言的发育相当重要,使聋儿患者能听到声音,并能理解讲话。
随访与监测
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
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文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马伟军
编辑丨赵文颉
西安交大二附院仁心仁术尚德尚医求实奉献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