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之间,心医院首例M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6670968.html

年4月28日,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医院范洁主任带教下,顺利完成开远市首例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植入,做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起搏器,植入时间仅30分钟。

今年80岁的刘奶奶,于4月21日因左上肢乏力,伴有流口水入院,医生检查发现心动过缓,血压正常,经诊断为急性脑梗塞,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经治疗后左上肢乏力情况得以明显好转。但动态心电图提示平均心率42次/分,最快68次,最慢13次/分,交界性逸搏,显著心动过缓,最长停搏达8秒。

一个棘手的难题摆在了心内科医护人员面前:患者因急性脑梗塞需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如按传统皮下放置永久起搏器,则囊袋出血、感染的风险极大。如择期手术治疗,等待期间又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威胁生命。考虑患者疾病情况及日后抗凝及相关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下,心内科团队决定为其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装置。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院范洁主任带教下,心内科手术团队凭借熟练的技术,穿刺股静脉后将起搏器通过导管顺利植入到心脏,手术仅用时30分钟,术后检测起搏器工作一切正常。

此次首例植入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在起搏技术领域迈上了新台阶,给不能植入传统起搏器的高龄、体瘦、感染、电极脱位高风险的患者带来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未来我院心内科将促进这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更多患者获益。

Micra无导线起搏器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只有1立方厘米的体积,1.75克的重量。与传统起搏器相比,无需切开皮肤做囊袋,体表看不到起搏器和手术痕迹,可以减少起搏器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与其相关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器不会有导线损伤、起博器囊袋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术后也不影响患者双上肢活动。患者最快3到6小时即可下床轻微活动,避免了传统的卧床48小时带来的困扰。术后生活不受限制,还可满足患者进行3.0T高清晰度核磁共振扫描,不会影响其他疾病诊断和治疗需求。特別适用于高龄老年人,低体重,因三尖瓣重度返流无法植入传统起博器的患者及囊袋反复感染,传统静脉导线故障及闭塞的特殊疾病人群等。

责 编|王 晰

排 版|张新萌

审 编|陈 佶

     何 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lx/10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