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医考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胎儿期:受精卵-出生

?新生儿期:出生-28天

?婴儿期:出生-1岁

?幼儿期:1岁-3岁

?学龄前期:3岁-6~7岁

?学龄期:6~7岁-青春期

?青春期:10-20岁(一般)

便于理解:比如35周出生胎儿抽取个,按体重大小排序!

第[10~90]适于胎龄儿

小于10小于胎龄儿

大于90大于胎龄儿

体重

正常[~]

大于g巨大儿

小于低体重出生儿

小于极低体重出生儿

小于0超低体重出生儿

体重:

出生3.25kg3-12个月=(月龄+9)/2

1-6岁=年龄×2+8

身高:

出生50cm3-12个月75cm

2-6岁=年龄×7+75

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岁数+1

6~12岁阶段乳牙逐个被同位恒压替换

胎心率,s+3/4——剖

胎心率,s+3/4——产钳助产

胎方位:

左-右

LR

枕-颏-骶-肩

OMSSc

前-后-横

APT

2-7岁小儿,突发高热惊厥

夏秋,无脑膜刺激征,菌痢

夏秋,有脑膜刺激征,乙脑

冬季,有脑膜刺激征,流脑

中毒性菌痢=夏秋季+2-7岁+突发高热惊厥休克

乙脑=夏秋季+2-7岁+突发高热惊厥休克+明显脑膜刺激征

流脑=冬春季+脑膜刺激征

结脑=低热盗汗+前囟饱满+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为主)

化脑=寒战高热+前囟饱满(颅内压↑)+脑膜刺激征+脐部脓性分泌物+无黄疸(有黄疸=败血症)

??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惊厥:首选苯巴比妥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脑水肿:呋塞米

??热性惊厥、新生儿破伤风:首选地西泮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首选水合氯醛及地西泮。

??惊厥持续状态、地西泮无效:苯妥英钠

标记

?小儿止痉:

?地西泮:热性惊厥一般首选地西泮,新生儿破伤风首选地西泮,0.3-0.5mg/kg静注(肌注效果不好)

?苯巴比妥: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15-30mg/kg静注

?苯妥英钠:适用于惊厥持续状态,地西泮无效时15-20mg/kg静注

?硫喷妥钠:经上述处理后惊厥仍不止,10-20mg/kg缓慢静注

标记

?生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足月儿-----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

早产儿-----3-5天出现,5-7天高峰,7-9天消退

持续时间:足月儿最迟2周消退,早产儿最迟3-4周消退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umol/L,早产儿<umol/L,每日升高<85umol/L,或每小时<8.5umol/L

?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于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消退

足月儿>umol/L,早产儿>umol/L,每日升高>85umol/L,或每小时>8.5umol/L

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

umol/L和mg/dL之间换算倍率为17.1

/17.1≈15

胎龄小于28周为流产。28到37周是早产儿

正常六斤。小于五斤低体重。小于三斤极低体重。小于二斤超低体重。

胎儿胎液由口鼻排出。其余由毛细血管吸收。新生儿呼吸频率40次每分。

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低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

胎儿脊髓在第二腰椎,新生儿脊髓在第三腰椎,四岁小孩在第一腰椎。

早产儿不能常规吸氧以防止高浓度氧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

轻度激惹。中度嗜睡。重度昏迷。

辅助检查。病后1到2天首选造影看病灶类型。。4到7天ct看出血部位。一周内脑电图看严重程度判断预后。b超动态检测。

治疗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

治疗脑水肿,首选呋塞米静脉注射严重者用甘露醇。不能用糖皮质激素。(小孩的川崎病水痘急性肾炎均禁用糖皮质激素)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现晚。消退早两周内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早24小时。消退晚

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早产儿大于。每日升高大于85。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

abo溶血。母亲o型胎儿a或b型。生后两到三天出现黄疸。肝脾肿大不明显。

rh溶血病。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肝脾肿大明显。

确诊试验。

rh溶血用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abo溶血用抗体释放试验。

光照治疗不宜超过四天。药物用苯巴比妥

禁用水杨酸类磺胺类。第一天禁用蛋白。

出生时脐血胆红素大于76,血清总胆红素tbil大于用换血疗法。选择的血型是rh血型同母亲,abo血型同患儿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无特异性。反应差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黄疸退而复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脐部脓性分泌物。前囟平坦。

早发型新生儿白血病。出生后七天内。有母婴垂直传播引起。大肠艾希菌致病。治疗用三代头孢。

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病。出生七天后。水平传播引起。葡萄球菌致病。治疗用苯唑西林耐药万古霉素。

确诊用脑脊液涂片血培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x线确诊。肠壁积气和门静脉充气征为特征性表现。

新生儿顽固性便秘是先天性巨结肠。

新生儿右上腹肿块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适于胎龄儿(AGA)

第10-90百分位之间。

小于胎龄儿(SGA)

第10百分位以下。

大于胎龄儿

第90百分位以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z/5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