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4/4302316.html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4/4302316.html
奶牛围产期为产前21天至产后21天。由于分娩、泌乳等多种因素应激,导致这个时期奶牛的免疫降低,发病率升高。这一时期的常见病为乳房水肿、乳头末端损伤、难产、产道裂伤及产后感染、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子宫炎、乳房炎、蹄叶炎、肥胖牛综合症、第四胃变位等,同时,流产及死胎、阴道脱、子宫脱、产前产后截瘫、酮病、乳房坏疽等不常见的疾病。
以上疾病轻者会影响母牛的健康,导致产奶量降低、繁殖延迟,重者可危及生命。而且这些疾病不仅消耗大量药品,兽医的时间,而且治愈率低,甚至导致淘汰和死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奶牛围产期的疾病,预防重于治疗。下面对奶牛围产期多发疾病的预防进行介绍。
1乳房水肿
乳房水肿多发生在分娩前后。肥胖、乳房下垂或产量较高的奶牛发病率较高。该病病因主要是怀孕奶牛干奶期钾离子、钠离子总摄取量过高、低蛋白血症等。同时,有观点认为,干奶期和泌乳早期饲喂超量的谷物,可以促使发生本病。临近分娩的母牛乳房轻度水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产后10天左右即可消失。病理性水肿可能会持续数月,严重的乳房水肿会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品质。乳房水肿可能会导致机器挤奶后,乳头乳池仍存留大量的奶,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同时,乳房过度膨胀会导致奶牛起卧、行走困难。
预防:干奶后期禁喂食盐。同时,控制奶牛干奶期营养状况,调整粗料和精料比例,使母牛在产前达到3.5分膘情,防止奶牛过瘦或过肥。
2乳头末端损伤
乳头末端损伤最易发生在乳房下垂的牛身上,可能是牛自己同侧后肢的趾或悬蹄造成,或是由于临近牛踢踩乳头造成的,也有舔咬自己乳头造成的。挤奶机压力增加和过度挤奶也会导致发病。挤奶员护理不当可加重病情。由于气候干燥,北方冬季该病发病率较高。患病牛乳头软组织肿胀,有痛感,严重时乳头弥漫性肿胀、出血。母牛反感或拒绝挤奶,导致挤奶不完全,极易诱发乳房炎。
预防;为奶牛提供宽敞的休息.环境,避免过于拥挤。在冬季运动场铺垫秸杆,注意保暖。同时,应注意保持合适的挤奶机压力。一旦发生该病,挤奶员应注意加强护理,机器挤奶后进行人工挤奶。
3难产
难产是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如果不进行人工助产,母体不能或难于排出胎儿的产科疾病。难产属危急病症,必须及时的正确助产,否则可危急母子生命。难产可继发产道损伤、产后感染、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破裂、子宫炎、膀胱破裂、产后截瘫等疾病。难产的直接原因主要有胎儿性难产(胎儿过大、胎位或胎势异常﹑双胎、畸形胎等原因造成的难产)、产道性难产(子宫颈开张不全、阴道及阴门狭窄、子宫扭转等引起的难产)、产力性难产(怀孕奶牛产前激素分泌失调、体弱、患病等原因造成分娩时收缩、努责无力)。
预防:尽量保持胎儿出生重是初产胎儿40公斤左右,经产胎儿45公斤左右,初产牛适龄配种在15月龄以上,控制怀孕后期精饲料喂量,避免因胎儿相对和绝对过大发生难产。同时,不要过早的干扰母牛的正常生产,给母牛创造一个安静、卫生、宽敞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
4产道裂伤和产后感染
产道裂伤主要是因为胎儿过大或助产时间过早所致。产道裂伤容易引起阴道炎,阴门炎,子宫炎,败血症等产后感染。轻者影响母牛的健康,产奶减少,发情、配种延迟,严重的感染可引发急性死亡,或转为慢性炎症。病牛逐渐消瘦,久配不孕而被淘汰。
预防:初配母牛应尽量选择体形较小的公牛精液;产犊时,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不要急于助产﹔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严格消毒,助产时,可向产道涂布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一旦发生产道裂伤,可在患处涂布抗生素,如果发生严重裂伤时,应进行缝合、止血、注射抗生素全身治疗,控制感染,加速伤口愈合。
5产后瘫痪(生产瘫痪)
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0一3天营养较好、奶产量较高的经产牛,产后12一48小时内多发。病牛表现特征是低血钙、卧地不起、四肢瘫痪、呈睡眠状态,反应迟钝,触摸皮肤发凉,脉搏快而弱,掀起尾巴无抗力,严重的知觉丧失。病情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50%以上的病牛可在12一48内死亡。
预防:1)产前两周饲喂低钙(60克以下),高磷的饲料,产后恢复正常饲喂,根据产奶量适当增加大钙、磷饲喂量;2)分娩后两小时第一次挤奶,以2一3公斤为宜,以后每次挤奶量逐渐增加,三天后恢复正常挤奶;3)产后预测可能要发病的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4)对瘫痪病牛每天至少两次翻身,防止长时间自身压迫造成肢体麻痹,防止治愈后仍然不能站立的情况。
6胎衣不下
在奶牛,胎衣不下或胎盘滞留是一种产后常见疾病。胎衣应在正常分娩后8h内排出。因此,胎衣超过8-12h不下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3%-12%之间,平均为7%,而异常分娩的(如剖腹产、难产、流产、早产)母牛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不但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全价日粮,增加干奶期奶牛的活动量,保证奶牛膘情适中﹔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助产时注意卫和生消毒,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产后让母牛舔食胎儿身上的羊水或马上给母牛注射傕产素、饮服温热红糖麸皮水等,促进胎衣尽快排出。
催产素80U
用法:一次肌内注射
1%己烯雌酚3mL
用法:一次肌内注射。
5%~10%氯化钠溶液mL
用法:子宫腔中灌注。
注:为防感染,同时投放土霉素粉5~10g。
加味生化汤党参60g黄芪45g当归90g川芎25g桃仁30g红花25g炮姜20g甘草15g益母草60g
用法:共为末,开水冲调,黄酒mL、童便一碗为引次灌服。
7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也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难产、流产、胎衣不下、子宫脱出、产道裂伤和产后母牛抗力下降,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另外环境卫生不良,配种、治疗时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母牛患有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时子宫内膜炎明显增加。病牛表现弓背、努责、不断从阴门流出各种异常分泄物,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机体消瘦,发情、配种延迟,或久配不孕。部分子宫炎病牛引起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等全身症状。
预防:1)注意接助产时的卫生和消毒,避免产道损伤,尽量让母牛自然分娩;2)配种、治疗时严格按规程操作,减少或防止人为感染;3)定期防疫,及时处理有关子宫炎发生的—些传染性病牛。
1%己烯雌酚2~4mL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5~2.5g
催产素80U
用法:先用己烯雌酚肌内注射,接着用林可霉素子宫腔灌注。2小时后肌内注射催产素
(1)
0.1%高锰酸钾溶液~mL
用法:子宫冲洗。
说明:化脓性或腐败性子宫内膜炎也可用0.2%雷佛奴尔溶液冲洗。
(2)
土霉素粉5~10g
洗必泰粉1~2g
3%~5%氯化钠溶液~mL
用法:一次子宫灌注,每2~3日1次,连用数次
注射用盐酸四环素4g
1%地塞米松注射液3ml
5%氯化钙注射液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mL
用法:四环素、地塞米松、氯化钙分别配糖盐水静注
说明:用于重症子宫内膜炎有全身症状时,特别在单独肌内注射磺胺类药物或抗菌素无效时。
注:参考处方2、3可配合运用于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必要时配用己烯雌酚和催产素。
净宫液当归10g川芎10g黄芩10g赤芍5g白术5g白芍5g
用法:水煎成~mL,4层纱布过滤,再用滤纸过滤煮沸备用。先用40℃3%硼砂溶液-mL冲洗阴道和子宫,冲洗液导出后注入40℃净宫液1剂每天1次。
8乳房坏疽
乳房坏疽是由腐败、坏死性微生物引起的乳房炎,或是乳房炎的并发症。腐败菌、梭菌或坏死杆菌自乳头管或乳房皮肤损伤处感染时主要途径。病牛表现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呻吟、极度痛苦、卧地不起等败血症症状。病初乳房肿大,乳头乳区局部呈紫红色,触诊硬而疼痛,很快失去知觉、变凉、挤出的乳汁呈酱油颜色(暗红血水样),有的有气体从乳孔中排出,后肢及阴门皮下有时也发生气性肿胀。虽然经过用大剂量抗生素等药物突击性治疗,全身症状得到控制,但病牛往往并发关节炎、子宫炎,机体极度消瘦,患病乳区发生坏死、破溃、不断向外界排出坏死组织和病菌污染环境传染它牛。
预防:定期环境消毒。发现本病应隔离治疗,经过2一3天突击性治疗无明显好转的尽早淘汰,并对所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
9脂肪肝(肥胖母牛综合症、分娩综合症)
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正常含量5%时,称为脂肪肝。发病原因有奶牛产奶前停奶时间过长,干奶期饲喂精饲料过多﹔一些疾病继发,如前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真胃变位、骨软症、生产瘫痪等等。患牛开始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呆滞,行动迟缓,步态强拘,奶量降低至无奶。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对干奶期奶牛,减少精料饲喂量,防止母牛产前过肥。分娩后,增加优质干草投给量,注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因产后泌乳等造成的能量负平衡。另外,适当增加妊娠后期母牛的活动量,保证日粮中含有充足的钴、碘、磷、烟酸、氯化胆碱等物质。
10蹄叶炎
奶牛采食过高能量饲料,优质干草采食不足或缺乏,使奶牛处于慢性酸中毒的状态是蹄叶炎发生的原因。子宫炎、乳房炎、肺炎等作为原发病,导致内毒素或其他介质产生增加,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病牛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躺卧时间延长、蹄壁过度生长、变形、食欲减退、步态强拘、四肢跛行明显等。
预防:严格控制精饲料喂量,供给充足的优质干草,定期修蹄。及时治疗子宫炎、乳房炎、肺炎等疾病,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以及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性因素等。
参考文献
[1]肖定汉牛病防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北京:.
[2]张幼成.奶牛疾病.农业出版社.北京:.
[3]赵兴绪.兽医产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6.
[4]齐长明.奶牛疾病研究诊疗专集.中国农业大学.北京:4.[5]威廉-C-雷布汉.奶牛疾病学.北京:.
[6]小泽祯一郎.提高牛奶产量20%的日本双轨饲养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3.
热爱奶牛的人,终为奶牛选择!
更多推荐阅读奶牛福利与奶牛业健康发展奶牛标准化示范场验收标准坐“月子”的奶牛——产后护理五大点奶牛业最大的损失是人才流失……牧场兽医的工作重点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办法牧场场长必备知识现代化牧场管理岗位绩效考核专业的修蹄师PK熟练修蹄技术的兽医牛场岗位职责规范奶牛场场长日常工作规范听说分享到朋友圈
会给你带来好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