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3岁。化脓性扁桃体炎。既往多次使用青霉素无过敏。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mL+青霉素万U+氨苄西林5g。静滴不到5分钟,患者突感胸闷、憋气。医生考虑为青霉素过敏,立即停止输液,迅速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40分钟缓解。
注射用青霉素:静脉滴注,一日万~0万单位,分2~4次给药。
注射用氨苄西林:静脉滴注,常用剂量为一日4~8g,分2~4次给药;重症感染患者,一日最高剂量为14g。(特别提醒:浓度不宜超过30mg/ml)
案例用药点评
1、氨苄西林可与青霉素发生非交叉过敏
典型案例:患者,男,62岁。大叶肺炎。使用青霉素钠盐静脉点滴5天后,因疗效不佳改用氨苄西林。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突感胸闷、气急、喘憋,口唇、眼睑水肿,全身丘疹样荨麻疹,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氨苄西林,是氨基青霉素,有一个与青霉素的基本结构相连的氨基侧链。氨苄西林的皮疹发生率较其它青霉素为高,可达10%或更多,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氨苄西林也常引起药物热。
2、氨苄西林与青霉素无协同杀菌作用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等)和革兰阴性球菌(脑膜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敏感。
氨苄西林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近似。氨苄西林更容易透过革兰阴性菌的外模,所以抗菌谱更广。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青霉素G钠与氨苄西林钠对革兰阳性菌无明显协同作用,对革兰阴性菌,青霉素也不能增加氨苄西林的活性。
从抗菌谱考虑:若为耐药金葡菌感染,两种药均无效;若为革兰阳性敏感菌感染,单用青霉素G即可,无需联用氨苄西林;若为敏感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则单用氨苄西林即可。
特别提示:
氨苄西林溶液不稳定,浓度愈高稳定性愈差,须新鲜配制。稳定性可因葡萄糖、果糖和乳酸的存在而降低,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有实验认为:青霉素与氨苄西林混和滴注,氨苄西林水解聚合增加,可能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
揭开链球菌的神秘面纱
+
链球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菌,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肺炎、创面和皮肤感染、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最常见的致病性链球菌是“化脓性链球菌”,属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最常见急性病是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感染2周以上可能出现迟发型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什么是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腭)扁桃体炎(中医称“急乳蛾”)是指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简称急性扁桃体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类型,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
既然输液这么容易造成过敏,那有没有更简便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呢?
肯定是有的!
六灵解毒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安全有效!
从中医角度讲,急性扁桃体炎多由风热外犯、肺胃热盛所致,以起病急骤,咽痛,腭扁桃体红肿、表面或有黄白脓点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10~30岁之间的青少年,成人症状通常较轻,儿童较重。
本病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本病,该病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偶可伴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这些致病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率逐渐增高。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具有抗细菌及免疫调节作用,对目前日益增多的混合感染及抗生素耐药的本病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一则可以抑菌,削弱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二则可调节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该疾病的治愈。另外,一些中药在杀菌及抑菌方面作用显著,为中医药单用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提供了实验依据。
针对轻度急性扁桃体单用部分中医药治疗即可达到抑菌、治愈的作用。重症则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药可快速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种类,且远期疗效好,总体费用较抗生素低廉。
雷允上药业生产的国药瑰宝六灵解毒丸,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在治疗“单双乳蛾”方面疗效卓越,得到诸多专业诊疗指南的推荐,不愧有“中药抗感染第一品牌”的美誉。
六灵解毒疗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处方:含化六灵解毒丸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粒,用牙咬碎后含化。(儿童减半、捣碎内服)
邮箱:tfrerkshy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