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我会不会傻掉?会不会失忆?”2月27日,31岁的彭女士刚刚清醒过来的时候,对过去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有点不敢确定。此时身边没有熟悉的亲人,只有穿得如同大白一样的医护人员。她好奇地滴溜着眼睛,看着这陌生又魔幻的一切。一直护医院内科监护室护士李斌乐了,“你比我还精,怎么会傻!”
这一个多月,不仅她,甚至我市一众参与救治专家和医生,面对如此凶险多变的病例,也觉得超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
“太难了!病人还没崩溃,医生却要先崩溃了。”
“惊心动魄,现在回想起来抢救的时候仍然后怕。”
“整个过程,好像打仗那么紧张。”
ICU、ECMO、产科、心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超声科、中医、心理……医院的科室精英汇聚奔来。上呼吸机、上ECMO、24小时终端监控,两三天一次抢救,他们与死神拨河,终于将她抢了回来。
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彭女士渡过的43天,绝不夸张。作为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她靠ECMO支撑21天,并最终成功撤机,成为全省首例ECMO撤机成功的危重症患者。
3月14日,彭女士终于转出ICU病房,晒到了久违的阳光。护士们告诉她,现在全中山的市民都很关心她的康复:“你现在已经成为网红了。”坐在阳光下的她才感觉自己回到了现实世界,也重新拉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到43天前与死神的初次相遇。
3月14日,彭女士在与死神搏斗43天后,第一次晒太阳。黄艺杰摄
第
1
天
紧急遭遇战,半小时内组团开战
“心率次/分,血压下降,出现感染性休克。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她的生命可能就停止在那一天了。”讲起2月1日那场遭遇战,医院院长何淑明还记得当时的指标参数。
当日,咽痛、发热且已孕晚期的彭女士来榄院就诊,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后医院隔离治疗。就在等待运转期间,她的病情突然急剧恶化。
中山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医院副院长高文军立即判断,这个病人是一个危重症,指示要求停止转运,就地抢救。当天中午,医院ICU主任李建伟、医院产科主任甘玉杰、儿科主任赖春华接到市卫健局通知,也奔赴小榄现场支援抢救。榄医半小时内组建了超过30人的专家团队,院内ICU主任池锐彬带领抢救。
当晚8时,病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确诊为危重型新冠肺炎。此时,市二院发热门诊医生任仲强、护士廖威龙与负压救护车已急驰而来,随时待命接走彭女士。等到他们将彭女士接回二院,已是2月2日凌晨一点多。回来时,两人已是全身湿透,累到瘫软。
第
6
天
煎熬苦候时机开启救命神器
在负压救护车另一头等待接力的是一群重症科医生。早在1月27日起,他们就已时刻等待着投入与死神的搏斗。
医院、中医院、医院、医院以及古镇、东凤、火炬开发区、东升、医院的ICU抽调了共13名骨干医生,组成新冠肺炎的重症组,医院ICU主任李建伟任组长。二院作为协调单位,共同负责该病人的救治。
在市二院参医院骨干精英。黄艺杰摄
彭女士出现的症状,每一个都足以让生命止步。新冠肺炎(危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剖宫产术后、败血症,现在都集于一人之身。氧疗、机械通气,几天的救治后她仍严重低氧血症。是时候启用号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即人工肺)了。
其实这几天里,医院的ECMO团队也一直在等待中煎熬,迟迟未能下场一搏的原因,在于上机需要一定的指标时机。能不能上?应不应上?什么时候上?团队一直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