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生儿的家庭护理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导语新生宝宝看上去那么弱小,爸爸妈妈给他洗个澡可能都有些战战兢兢,他们的消化代谢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尚不成熟,比较嫩弱,我们如何需要根据宝宝消化代谢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营养喂养?对新生儿又该如何应结合日常生活护理,进行心理护理?这些问题,我们都会在今天的《健康》节目中为您呈现。今天特别邀医院的母婴护理中心主任李鸿雁做客直播间和您一起聊聊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嘉宾简介:

李鸿雁

主任护师、副教授,曾医院工作,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和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学工作,医院母婴护理中心主任。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是胎儿脱离母体后逐渐适应外界生活的过渡时期。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适应力低下,因此,做好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是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一、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1.生活环境

环境居室要清洁,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一般的室温为23~25℃.湿度为55%~65%,低体重儿室温为24~26℃。夏季室温高,有空调的家庭可将室温调至26~28℃,没有空调的家庭可采取降低室温的办法,如开窗通风或放些冰块在脸盆里。冬季也应该保持每天有一定的通风时间,以保持空气新鲜,清洁,注意避免对流风及阳光直射新生儿面部。

2.预防感染

护理宝宝的家人、月嫂入室要衣着清洁,护理新生儿前、后必须洗手,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皮肤感染及传染病者不可接触新生儿。母亲患有上述疾病时应暂停喂乳。

3.保暖

新生儿的衣物要宽松、柔软,最好选用白色或浅色棉布材质的衣物,衣物要宽大便于穿脱,衣服不系纽扣,仅用带子系上即可。足月新生儿衣服比大人多一层为易,注意观察婴幼儿面色红润,手足温暖无汗为合适,新生儿的一切生活用品要做到勤换,勤洗、勤晒、勤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4.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充足表现:(1)喂奶时伴随着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可听见新生儿“咕噜咕噜”的吞咽声。(2)哺乳前母亲感觉乳房胀满,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变柔软。(3)两次哺乳之间,新生儿感到很满足,表情快乐、眼睛很亮、反应灵敏,睡眠时安静、踏实。(4)新生儿每天更换尿布6次以上,大便每天3~4次,呈金黄色糊状。(5)新生儿体重每日增加25~30克。满月时增加克以上。

母乳喂养不足的表现:(1)喂奶时听不到新生儿的吞咽声,新生儿吃奶时间长,并且不好好吸吮乳头,常常会突然放开乳头大哭不止。(2)母亲常感觉不到乳房胀满,也很少见乳汁往外喷。(3)哺乳后,新生儿常哭闹不止,入睡不踏实,不久又出现觅食反射。(4)新生儿小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少。(5)新生儿体重增加缓慢或停滞。

5.五官护理

眼部:眼部的分泌物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新生儿的泪囊发育不完善,要用医用棉签轻放在分泌物上,转动棉签即可带走分泌物。二是生产时细菌感染。感染的情况下看医生。

新生儿的眼睛不可受强光照射,避免伤害视网膜。如:太阳光、灯光、闪光灯等。

鼻子:新生儿打喷嚏一般情况下不是感冒,是因为鼻腔内有分泌物的结痂,它会刺激产生喷嚏,如果不能通过打喷嚏将结痂喷出,可用新生儿专用护理棉棒,沾温开水轻点在结痂上,待结痂变软将棉棒轻点结痂转动棉棒即可带出。当新生儿呼吸费力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是有结痂,并及时排除。

嘴:每次喝完奶一定要用毛巾擦洗嘴周围的奶渍,避免引起湿疹。

耳朵:每次洗澡一定注意不要进水,要正确的手法操作,洗完后要及时检查。

头:护理者要保护好囟门部位,满月可剃头但不可刮头,避免有破口细菌的感染。

6.新生儿便的观察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便便偏稀,颜色金黄,次数偏多,每天6-7次左右。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便便成型,颜色为黄色,次数少,每天2-3次左右。每次便后一定要用湿纸巾沾洗,水温要温凉为宜,避免细菌感染。洗后要使用纸巾沾干小屁屁。

7.给新生儿洗澡、抚触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抚触,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胎儿都接受了母亲产道收缩这一特殊的抚触。皮肤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觉器官,是神经系统的外在感受器。早期抚触就是在婴儿脑发育的关键期给脑细胞和神经系统以适宜的刺激,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发育,促进生长及智能发育。

新生儿抚触的好处:抚触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增进食欲。平伏宝宝的不安情绪,减少哭闹。加深宝宝的睡眠深度,延长睡眠时间。抚触能使宝宝感受到爱护和关怀。

二、新生儿常见生理改变

1.生理性黄疸

约有50%~75%正常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在生后第2—3天出现黄疽,第4—5天达到高峰,第10—14天自然消退。

2.新生儿打喷嚏

新生儿常有打喷嚏的现象,尤其是睁开眼睛面对强光时,这是由于光线同时刺激了眼睛和鼻部的神经,并不是感冒所致,打喷嚏有助于新生儿将鼻内的异物排出,阻止灰尘进入肺内。

3.板牙(马牙)

有的新生儿刚出生时牙龈里面会有一颗颗像牙齿一样的东西,俗称为“板牙”,但不是真正的牙齿。新生儿的“板牙”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现象,不用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生儿的成长,会自然消失,更不能用原始的方法去挑掉,这样很容易引起感染。

4.溢奶

溢奶是乳汁从口角流出,量不多,发生在喂哺后不久,有时发生在喂哺后1—2小时。新生儿胃容量小,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较紧,易发生溢奶,6个月左右可停止。

预防:不要喂的太饱,奶嘴孔不要太大;喂奶时将婴儿的头部及上身抬高;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轻拍后背。

5.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