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解析中药赋能ldquo新冠r

众所周知,《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次大型瘟疫。中医药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年,中医药在抗击SARS病毒感染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通过辨证施治、扶正驱邪,在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方面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仝小林院士在“新冠”抗疫中不断优化中医诊疗方案,钟南山院士也对中医药的疗效高度肯定,中西医结合为促进感染患者的医疗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到了一些常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张伯礼院士认为,从中医的角度看,方案中的中成药多数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从现代药理学角度看,具有一定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新冠状病毒是新发现的,前期没有针对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据媒体报道,1月31日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等植物中富含的miRNA,有靶向和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年张辰宇教授在CellResearch杂志发表研究论文,发现金银花中的miRNA——MIR可以通过汤剂被小鼠吸收,并直接靶向甲流病毒,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后续研究表明,金银花中的MIR在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非洲猪瘟病毒、中东呼吸热病毒及猪轮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基因组具有结合位点,能够抑制这些病毒的复制。曾有实验表明,黄柏、大青叶、中国绿茶中富集与金银花中相同高浓度的MIR。因此,金银花、黄柏、大青叶等清热解毒类中药可能存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目前市场上清热解毒类中成药非常多,常用的有双黄连口服液、复方金银花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感冒退热饮、防风通圣丸、抗病毒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热炎宁合剂、银芩胶囊、银翘解毒颗粒、维C银翘片、复方西羚解毒片、黄连上清片、清开灵口服液、银黄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以及同通用名其他剂型药品。且多数含有金银花、黄芩、大青叶成分。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现就国家版以及地方版方案中提到频次较多的中成药现代药理学作用整理如下。

01

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软胶囊)

现代药理学作用: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副溶血弧菌、白色念珠菌、沙门氏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改善脾脏、胸腺功能、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增强免疫功能,具有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免疫屏障的调节作用,调节促炎/抗炎因子水平,增强结肠对水的吸收,改善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以及解痉作用。02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现代药理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和7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SARS病毒、柯萨奇B4病毒等多种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03

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现代药理作用:对大肠埃希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具有抑制效果,能抑制EV71、CV—A等肠道病毒,可调节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诱发的小鼠肺部肿胀,降低乳酸水平,增加肺组织氧分压,能抑制前列腺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进而减少产热因子cAMP、Na+,K+-ATPase等水平,降低cAMP/cGMP,增加AVP水平,从而发挥其解热作用,它还能够加快患者WBC、NE等恢复正常水平,降低患者CRP、PCT等指标。04

金花清感颗粒(胶囊)

现代药理作用:该药物在抗病毒、解热、抗炎、免疫调节方面的效果较好,对于促进病毒核酸转阴也有一定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类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奥司他韦联合金花清感方的发热时间较单用奥司他韦缩短7小时。05

防风通圣颗粒(丸)

现代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泻下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缓解气管痉挛,增强血管通透性,抑制体温升高。06

清开灵滴丸(颗粒、片)

现代药理学作用:对流感病毒A、副流感病毒B及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能通过抑制内生致热原,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促进解热物质的释放发挥体温调节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加速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白细胞杀菌能力,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增强肝脏酶类的活性,提高肝脏解毒能力。其在抗菌、抗炎、解热、抑制流感病毒及改善肺部感染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07

蓝芩口服液

现代药理学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枯草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引起的发热反应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能有效阻断病毒在口腔和体内的复制和繁殖,对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抑制炎症早期的水肿和渗出,炎症晚期的组织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消炎作用。08

抗病毒颗粒(合剂、口服液、片)

现代药理学作用: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对甲3型流感病毒、甲1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可减轻由感染细菌内毒素所致发热患者的症状,抑制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内的生物合成,阻断病毒RNA进入细胞;也有退热、免疫调节的作用。09

双黄连口服液(颗粒、胶囊)

现代药理学作用: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如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金葡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对流感病毒甲、乙型、上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NDV)及RSV作用,对H9N2及H1N1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肺组织中IL-6、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对感染病毒小鼠起到良好保护作用;最新研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具有消炎、解热、镇痛、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多种免疫功能作用。10

热炎宁合剂

现代药理学作用: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其抗菌机制为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脱氢、氧化、脱氨,并能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炎性生物酶的渗出,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性反应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且可有效抑制体内的致热因子,达到抗病毒、退热的药理功效。11

喜炎平注射液

现代药理学作用:抗病毒、抗感染及抗炎清热,尤其是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有明显的灭活作用,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性渗出物的渗出量;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发热有解热作用。12

痰热清注射液

现代药理学作用:对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都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降低内毒素和酵母菌致热动物体温;抑制炎性渗出和肺间质水肿。诱生α干扰素产生,对T、B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看到这里,您一定更加清晰中药为什么会产生很好的疗效了,清热解毒药是如何发挥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消炎解热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由于中药成分的多元化,尤其是中药复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其抗病毒作用的发挥可能是多组分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多种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对清热解毒复方抗病毒的研究已经从整体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和分子基因水平,发现其对病毒的作用方式是多靶点、多途径的。

NO.1

直接抗病毒作用

阻止病毒吸附和细胞内增殖:可以使病毒颗粒变形,包膜裸露或破损、病毒颗粒凝集融合成块而失去治病能力;药物有效成分能结合到细胞膜上阻止病毒颗粒吸附到正常细胞而起到保护作用;抑制病毒逆转录酶的活性、核蛋白质的合成而阻止其繁殖和生长。

NO.2

间接抗病毒作用

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实现抗病毒作用:产生干扰素和加强干扰素诱导作用,双向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阻止病毒感染。综上所述,清热解毒中药通过多途径、多方位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发挥作用,有效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且毒副作用较小,一般很少伤害正常组织细胞,不宜产生耐药性。研究还发现同一中成药的不同剂型,其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其中液体制剂的活性相对较高,固体制剂的活性相对较低。虽然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抗病毒方面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但此类药品性偏寒凉,误服、过量服用易伤阳气,阻遏脾胃气机,导致腹泻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寒凉体质、寒湿体质更要慎重;另外,中药成分较为复杂,现代药理学仍在进一步研究中,比如鱼腥草中提取的挥发油及甲基正壬酮、月桂醛和癸醛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活性且无细胞毒性,其黄酮类成分也被证明具有抗病毒活性;槲皮素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槲皮素-7-鼠李糖苷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槲皮素-3-鼠李糖苷可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复制,但其含有的马兜铃内酰胺长时间应用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肾功能下降,肌酐和尿素氮上升。所以,对任何药物囤积、疯抢、做预防用药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辨证对待。中药在时行病及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世界认可,已经被写入了《中医药—纲要》中,随着中西医共同发挥作用,多种方法积极防治新型肺炎,人们一定能平安度过新型肺炎的疫情危机!用药咨询,医院用药科普智库多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4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