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深圳一新生儿连续发热3个月,病

深圳一新生儿患上“怪病”

出生第二天就高热、全身皮疹

医院求医无果后

进了重症监护室

▲图片来源网络。

这究竟是什么“怪病”?

一起来看看

↓↓↓

01

新生儿患上“怪病”连续发热3个月住进ICU

去年6月20日,小医院出生,不料出生第二天,他就开始出现高热、全身充血性皮疹等症状。该院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新生儿败血症,并积极给予了抗感染治疗。10多天后,小欣的发热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病情反而恶化,出现了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等疾病进展表现。

经朋友介绍,小欣家人带着医院治疗。之后的两个多月,该院对小欣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多次组织专家多学科会诊,积极使用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然而,小欣的发热症状一直没有缓解。更令人揪心的是,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

去年9月中旬,经过三个月的抗生素治疗毫无转机,小欣已经危在旦夕:体重仅仅只有3公斤,甚至低于出生体重,全血细胞减少,持续高热不退,炎症因子风暴进行性加重,喂养极其困难。

小欣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着医院治疗。但是,要救孩子,首先就要尽快明确是什么病。这成为一道难题。

▲专家正在分析小欣病情,探讨治疗方案。

02

30天内找出病因创下一项国内纪录

一场与死神抢人的“赛跑”开始了:3天内,该院风湿免疫团队完成患儿病原学宏基因组检测、炎症细胞因子谱和精细免疫功能检测,彻底排除感染性疾病,果断停用所有抗生素治疗;15天内,基本排除所有已知余种出生免疫缺陷病。

医院引进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赵晓东教授团队和风湿免疫科主任杨军三次会诊,一致确定疾病的自身炎症属性,并大胆推测这可能是新型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全新的模式疾病。

不久后,消息传来:相关团队完成了家系测序数据的二次分析,发现了一个新型CDC42基因关键位点自发点突变。随后,何庭艳博士完成了相关免疫功能学检测,初步确定CDC42基因突变的致病性。也就是说,在短短30天内,该团队完成了全部检测,找到了病因。

与此同时,精准抗炎靶向治疗很快展开。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目前小欣已摆脱了生命危险,体重也增长到9公斤左右。一家人这才放下心来。

杨军介绍,这是国内发现的首例CDC42缺陷导致的自身炎症性疾病。针对该病例的研究成果,在今年5月在国际免疫学联合会(IUIS)出生免疫缺陷官方杂志《JOCI》发表。此前,在去年10月,权威医学杂志JEM和JACI在全球首次报道了欧美8例CDC42缺陷的病例,其致病性基因突变位点与小欣的情况完全一致。

记者了解到,医院通过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重庆医院赵晓东教授团队,大力推进儿童出生缺陷学科建设工作,建立了儿童免疫缺陷病筛查-精准诊断-靶向治疗-遗传咨询的完整学科体系,打造了一支国内技术水平一流的儿科风湿免疫团队。

孩子发烧原因有很多

感染、炎症、肿瘤

以及代谢免疫等原因均可引起发烧

下面来说说

应对孩子发烧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何应对孩子发烧

发热伴随代谢的增加,水分需求增大,无论是否使用药物,都应该让孩子多喝水,不愿意喝水的孩子也可以试试淡一点的果汁,出汗多也可以喝口服补液盐;

穿衣服要穿轻薄能吸汗的,厚度以孩子舒适为度,可以开空调,不能给发烧的孩子捂汗;

退热贴并不能退热,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退烧效果有限,还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适,如果不是因为穿太多衣服、中暑等体温过高的情况,不建议使用;

孩子皮肤娇嫩,酒精可能经皮吸收引起中毒,不能用酒精擦浴;

家长自己在家无法判断风险大小,要做的就医院去。

来源:南方都市报、深圳卫健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4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