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学术头条
新生儿接触抗生素后是否会对身体发育产生影响?这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刚刚出生的婴儿极易受到侵袭性细菌感染,例如,经培养证实的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sepsis,eos发病率约为0.5‰~0.8‰之间,而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sepsis,los)发生率则高达0.61%~14.2%,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
由于新生儿感染症状缺乏特异性,且病死率高,所以临床医生通常对疑似感染的病例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此前有研究报道,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周,会表现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的变化,但这种暴露于抗生素后的长期后果仍然未知。
来自欧洲多国(包括以色列、芬兰、德国、意大利)的科学家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新生儿抗生素暴露与长期肠道菌群紊乱有关。有意思的是,男孩在新生儿阶段接触抗生素后的头6年体重和身高增加显著减少,而女孩则没有这种情况。
同时,研究人员还把使用抗生素后1个月和24个月的婴儿肠道菌群移植到雄性小鼠体内,同样观察到了发育迟缓的现象,在雌性小鼠则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该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讯》上。
(来源: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