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ldquo病有所医,老有所依

近年来,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三水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对三水“富裕型长寿之乡”的品牌形成了挑战。作为三水区医疗龙头机构,医院党委于年作出决策:做大做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强化专科建设,全力提升上述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疾病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水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党旗引领,

成功创建市级医学重点专科

为切实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医院党委书记徐志明亲自部署,医院副院长、呼吸专家姚伟平全程协调组织,内科第一党支部全力支持,科室党员带头,全体医护人员凝心聚力,以国家级PCCM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市级医学重点专科为抓手,持续提升诊疗和专业技术水平。

年6月,呼吸重症监护室病房建成启用,科室在处置呼吸急危重症方面硬件设施顺利落实。同时,在医院党委副书记蔡敏的支持下,内科第一党支部通过支委会议、实地调研和组织人员等方式支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科室党员干部带头表率,共同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设和发展。

“在创建国家级PCCM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出谋划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云辉说,国家级PCCM规范化建设初期,工作量大且艰难,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医院党委和支部党员干部的支持下,遇到的困难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科室的党员干部更是争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家各司其职坚守岗位,不畏困难默默奉献,其中让人记忆深刻的有当时已怀孕的科室护理骨干、支部委员郭银凤,昼夜奋战的科室护士长、预备党员黄英华,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党员黄光鉴和陈自瑜等同志。年12月27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迎来PCCM规范化建设线上认定评审,科室的工作得到专家现场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线上认定评审。年2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被评为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

人才汇聚,

呼吸重症救治能力持续提升

“群众对健康需求就是我们主攻发展的方向。”医院党委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寄予厚望。党旗所指,心之所向。医院党委的基层组织堡垒之一,内科第一党支部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提出“学科建设在哪里,哪里就必须有党旗”,迅速制定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内的临床科室未来发展方向,落实人才培养措施,明确提出要让吃苦的同志“吃香”、实干的同志“实惠”、有为的同志“有位”。支部上下掀起了“讲政治、顾大局、不畏难、敢担当”的精神热潮。

通过持续不断加强与省外及新加坡高水平医疗单位的交流,以及外派的一批批科室骨干在广州呼吸研究所、医院等高水平呼吸专科进修归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82岁的李伯因重症肺炎、肺炎链球菌败血症入住呼吸重症病房,当时呼吸费力、无尿、血压低,甚至出现了肺脏、心脏、肾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果断采用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通气,通过升级抗生素、强心利尿、加强营养支持等诊疗措施,迅速稳定李伯病情。经过16天的救治,李伯可下床行走并顺利出院。77岁的何伯入院前半年,医院的ICU住院,均难以拔管脱呼吸机。之后,入住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病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利用先进治疗理念,积极控制感染、保护各脏器功能,及早营养干预,在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状态下,辅导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和心理的辅导,最终患者成功拔管,脱离呼吸机出院。

一个个成功案例,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信心满满,也让三水市民对科室的呼吸重症救治能力有了更深的信任。陈云辉副主任表示,党建引领业务融合发展,把党旗插在学科建设上的措施,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带来了质的变化,医院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的党建精神支撑。

来源:内科第一党支部黄高莹

编辑:宣教科胡靖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yz/10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