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医院招聘考试临床学试题及解析

北京专业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12.html

01

关于小儿免疫系统,错误的是:

A.新生儿时期各种T细胞亚群功能均显不足

B.新生儿B淋巴细胞发育已完善

C.IgG不能通过胎盘

D.脐血IgM水平过高,提示可能有宫内感染

E.小儿血清补体浓度在生后3~6月达成人水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本题考查的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抗体。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类别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新生儿时期T细胞亚群的发育已完善,但功能不足,T细胞产生TNF和GM-CSF仅为成人的50%A对。同样新生儿B淋巴细胞发育也早已完善B对,只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刺激,而使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低下。胎儿期已能产生lgM,出生后更快,脐血归M水平过高,提示宫内感染D对。母体的补体不转输给胎儿,小儿血清补体是母亲的50%~60%,生后3~6个月达到成人水平E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数达成人水平的年龄: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本题考查的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免疫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数就可达成人水平。A对。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较少,早产儿约在1月龄时上升至足月儿水平,但小于胎龄儿的T细胞数在1月龄时仍低于足月儿。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A.2月

B.3月

C.4月

D.5月

E.学龄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胎儿出生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为未接触抗原、尚未建立免疫记忆。其中母体的补体不转输给胎儿,新生儿补体经典途径成分活性是其母亲的50%-60%,生后3-6个月E对。达到成人水平。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制是:

A.链球菌直接损害

B.Ⅲ型变态反应

C.Ⅱ型变态反应

D.Ⅰ型变态反应

E.肠球菌的毒素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本题考查的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风湿热。风湿热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主要发病机制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抗原性很复杂,各种抗原分子结构与机体器官抗原存在同源,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又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正好符合Ⅲ型变态反应的机制B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女,10岁。因发热15天,皮肤出现红斑,并伴有肘膝关节游走性疼痛入院。辅助检查:ASO升高。治愈出院,为防止复发,应至少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到:

A.15岁

B.12岁

C.11岁

D.14岁

E.13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本题考查的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的诊断。患儿,发热15天、皮肤出现红斑、有膝关节游走性疼痛、ASO升高,符合风湿热的特征,应诊断为风湿热。风湿热患儿为预防风湿热发作,长效青霉素注射时间至少持续5年,患儿10岁,最好可持续至25岁,有风温性心脏病者需终生服药。因此治愈出院后为防止复发,应至少肌内注射长效青霉素到15岁A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6

8岁。4周前因猩红热用青霉素治疗好转,2周后又高热不退,四肢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9℃,精神好,皮疹(-),心率次/分,奔马律,血培养(-)。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扁桃体炎

B.败血症

C.伤寒

D.风湿热

E.肺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本题考查的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的临床表现。风湿热对诊断标准包括3个部分:主要指标、次要指标、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其中主要表现包括: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次要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血沉增高、CRP阳性、P-R间期延长。患儿4周前有前驱感染史,现有高热和关节痛两个次要表现,还出现了提示心脏炎的奔马律体征,可诊断为风湿热D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9月热点医学要闻聚焦医学热点时事透视笔试面试考点9月27日19点主讲人邹贤明带你解读

往期回顾

01

医院招聘人!免笔试仅面试!事业编,报名时间仅一天

02

医疗岗新招人!医院编制,中专可报,含护理临床中医等

03

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招聘人!正式入编,报考限制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习题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s/9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