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时节,气温忽高忽低,宝宝的任何一点“不适”,感冒发烧、咳嗽,都会让父母时刻揪心。
宝宝爱生病,是因为免疫力低吗?
需要补充营养品吗?
“宅”在家里会不会少生点病?
(图片源自网络)
事实上,大部分学龄前的宝宝,一年感冒个七八次,都是很正常的。真正免疫力出问题的是少数,而且问题就不仅仅是生几场病这么简单了。
偶尔生点小病,其实并非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免疫力”:
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免疫力按其获得方式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①先天性免疫
这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机械性防御功能,比如皮肤能够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扰、胃酸能直接杀死细菌。
②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比如接种疫苗,这就是我们后天的获得性的免疫力。
(图片源自网络)
宝宝免疫系统在生病中不断发育成熟
婴幼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外源性物质比较少,免疫系统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尚处于发育未成熟期。此时,如遇到外界病原体的感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快速地清除病原体,则会出现一些感冒发热等不适症状。
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疫苗的接种和外源物质的不断刺激,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便具有了快速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因此,宝宝经常发热并非免疫力低下,而是免疫系统还尚未发育成熟的缘故。
在一次又一次与细菌、病毒的斗争中,宝宝的免疫系统得到了锻炼而不断完善,一般孩子到12岁左右,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就很少出现发烧情况了。
(图片源自网络)
免疫力低下的真正表现
宝宝爱生病不一定跟免疫力低下划等号,临床上诊断儿童免疫力低下,首先要看是否有反复、严重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具备血液免疫学检查的证据。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检查,才能被确诊为免疫力低下。
具体来说,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下的表现,才可能说需要考虑由免疫力低下所致:
总生病
孩子总是生病,并明显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3次;
病情重
每次生病后,进展速度很快,需要静脉输液或住院治疗;
迁延不愈的肛周脓肿或反复的细菌感染,比如口腔溃疡等;
每次生病都是严重感染,比如重症肺炎甚至是脑膜炎、败血症。
好得慢
免疫力低的宝宝,生病很难痊愈,几乎每次生病都会延续两月以上。
(图片源自网络)
免疫力低下三大误区
虽然大部分宝宝生病并非“免疫力低下”惹的祸,但宝宝一生病,爸妈都非常心疼,总会精心护理以求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
不过,一些做法,看似对宝宝有好处,实际上却对宝宝无益,宝妈们一定要注意啦!
一、给宝宝盲目进补
为了让宝宝的身体发育得更好,有些家长会热衷于给孩子吃营养品、保健品。
然而,任何药物及保健品都有针对性,不会所有的孩子都适用,比如宝宝缺锌或是缺钙,可能需要补些保健品。
另外,给宝宝补充保健品还需慎重,市面上那些提高免疫力的药品和保健品,其疗效并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很多在儿童上的安全性也不明确。
宝妈这样做
☆给宝宝吃任何药品及保健品,需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为了宝宝的健康,让孩子吃好(营养均衡)、玩好(劳逸结合)、睡好(充足睡眠)才是提高免疫力最好的办法。
(图片源自网络)
二、吃得越多身体越好
不少妈妈认为孩子吃得越多,对身体越好,总喜欢给孩子多吃。然而给孩子吃太多,不仅易导致肥胖,还会给肠胃造成负担,导致孩子胃肠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
宝妈这样做
平时注意培养宝宝不挑食的好习惯,每餐让宝宝有更多的选择。从均衡的饮食中,宝宝能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图片源自网络)
三、对宝宝保护太好
有些宝医院,天天用消毒液擦;也很少让宝宝出门,认为外面很多东西太脏,宝宝接触容易生病,户外忽冷忽热多变的天气也容易让宝宝感冒发烧。
宝宝由于被保护得很好,很少生病。但一旦出门,反而可能会比其他孩子生病更频繁。
这是因为孩子从家里相对简单的环境来到复杂的环境,一下子接触到之前没有遇到的、大量的病原,孩子就容易生病,免疫系统会把之前缺的课都逐一补上。
事实上,宝宝不可能总是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细菌的环境中,与其总是避免打照面,不如让宝宝的免疫力得到加强,不怕细菌的侵扰。
宝妈这样做
经常带宝宝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和小伙伴一起玩,这样宝宝的抵抗力才会越来越强。
温馨提示
常患严重感染,常需要住院或发育不良的宝宝,父母应该及早带去看医生,查查有无免疫缺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