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黄人新生儿黄疸

儿童白癜风的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8.html

医院---妇产科

愿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但新生儿黄疸的高发生率、高住院率及严重致残率,依然让新晋爸妈们揪心不已!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新生儿黄疸,让新晋的爸妈在碰到黄疸时能正确、及时处理,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一、新生儿黄疸是“何方妖孽”?

医学上把未满月新生儿的黄疸(即: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称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二、“生理性黄疸”是咋回事?

1

人类初生时胆红素产量大于胆红素排泄量,我国绝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出现“暂时性总胆红素增高”,传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2

传统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是血清胆红素增加在一定范围,即:胆红素,足月儿≤.6μmol/L(12.9mg/dL),早产儿≤μmol/L(15.0mg/dL)。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

3

健康足月儿进行常规喂养时,有接近2/3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此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快速下降,在生后1-2周时达正常成人水平;早产儿可延迟3-4周

4

宝宝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50%-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所谓“生理性”黄疸

三、“病理性黄疸”又是咋回事?有什么特点?

黄疸早

在出生后24h内出现,血胆红素>μmol/L(6mg/dl)

黄疸程度重、发展快

黄疸持续时间长

(足月≥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具备以上任何一项就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同时宝宝合并有烦躁,拒食,嗜睡,体重不增,甚至伴有体温升高、吃奶少、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情况

注意:虽然有区别和诊断标准,但是通常医生还要根据多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对孩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每个宝宝就像初春刚萌出的小嫩芽,需要爸爸妈妈阳光雨露般精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有问题时不要怕麻烦,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四、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哪些呢?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

1

母乳性黄疸

2

早产

3

宫内感染

4

新生儿败血症

5

红细胞增多症

6

血液外渗,如:头颅血肿

7

溶血(母亲血型为“Rh阴性”或者“O”型血等)、蚕豆病

8

内分泌代谢障碍

9

消化道及胆道疾病

注意:同一黄疸值对于不同新生儿个体的损害水平是不一样滴!!!

需综合考虑其胎龄、日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

五、发生病理性黄疸后没有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呢?

1

胆红素脑病:胆红素神经毒性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

核黄疸:胆红素毒性引起的慢性和永久性损害,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

3

其他:除了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还会对新生儿心肌组织、肝肾功能、凝血机制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神经系统、脑性瘫痪等后遗症,对宝宝危害巨大

六、这么可怕,那么发生黄疸以后怎么治疗呢?

生理性黄疸的应对方法

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式,但越早、越频繁地进行母乳喂养,鼓励母亲喂哺宝宝至少8-12次/天,可以有效刺激宝宝的肠蠕动,促使宝宝多排便,从而使引起黄疸发生的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这对于减轻黄疸,使宝宝“退黄”有极大帮助

病理性黄疸的应对方法

病理性黄疸的干预目标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在治疗中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1、光照疗法

在蓝光的照射下胆红素结构转变,通过宝宝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是公认的治疗黄疸非常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2、换血疗法

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

主要用于对光疗无效,黄疸程度重的患儿及重症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

3、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益生菌、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药治疗等

4、其他

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供氧等

七、经常听妈妈们说,娃娃一直黄,有可能是母乳引起的,我怎么判断啊?

有些新生宝宝吃母乳后也会出现黄疸,被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病理性黄疸

它通常表现在生理性黄疸高峰结束后,黄疸继续加重,若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若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新妈妈应先自己确定一下,宝宝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1

观察宝宝黄疸的颜色是不是比较深

2

数一数宝宝的黄疸天数是不是已经持续两周以上,有没有加重

3

宝宝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很好

4

宝宝吃奶是不是很好等

然后新妈妈可以这样做:

1、停止给宝宝喂母乳,改成其他乳制品

2、观察宝宝皮肤颜色的变化,一般为2~3天,看宝宝皮肤黄染的颜色是否减轻

3、若减轻,可再继续停喂母乳几天,再看皮肤黄染的颜色是否继续减轻

4、恢复母乳喂养后,宝宝皮肤黄染是不是比停喂母乳时又有加深

5、宝宝的精神、吃奶和以前一样好

如果是以上情况,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比较大,可以咨询一下医生,采取应对措施

新生儿黄疸常见

误区1-----对黄疸的重视不够

认为黄疸新生儿都会有,自己在家观察,从而导致胆红素脑病发生

误区2----不积极治疗

担心光疗、输注白蛋白的副作用,不积极治疗

治疗后黄疸稍有消退就急于出院的,导致病情反复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3---不再母乳喂养

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可继续少量多次喂哺母乳

当确诊为母乳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及溶血的表现

误区4—晒太阳能退黄?

阳光中含有蓝光,所以晒太阳可能是有用的

但这需要把宝宝的衣服脱光裸露在阳光中才有效,穿衣服阳光是起不到有效退黄作用的,因此不推荐晒太阳退黄

误区5--喂糖水会退黄?

WHO推荐新生儿应纯母乳喂养,不建议添加任何辅助食物和饮水

常规的补充水或糖水不但不能预防病理性黄疸发生,还会占据婴儿胃容量,影响母乳摄入导致正常哺乳次数减少,摄入不足反而会加重黄疸

误区6-拒绝换血

需换血治疗的都是比较重的孩子,当孩子达到换血指征,应遵医嘱积极治疗

黄疸不可怕,认清性质是首要母乳不要停,少喂多餐保健康正确喂养好,开水糖水没必要蓝光效果佳,及时治疗最重要这才是与黄疸的相处之道

-END-

文稿撰写:李咏冰、张雪梅

后期制作:刘曦

全程指导:李咏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s/7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