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之基础篇概念自我诊断及发病

(一)什么是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以下简称AD)又叫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和皮肤干燥等症状,常在婴幼儿期或青少年期发病,血液检查可有血清IgE水平升高,患者本人或家族成员中可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史。

A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都呈上升趋势,对患者本人及家庭都有严重影响。AD的治疗原则为寻找和去除诱发因素、恢复皮肤的正常湿度、止痒和减轻损伤皮肤的炎症反应。

(二)特应性皮炎如何自我诊断?

根据患者皮肤反复瘙痒,皮疹好发于肘窝、胭窝、踝前或颈周等屈侧部位,全身皮肤干燥,本人或父母兄弟等一级亲属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可诊断AD。

(三)特应性皮炎发病情况知多少?

1.特应性皮炎发病率高吗?

AD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患者以青少年为多,仅10%左右可迁延至成人期,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据估计,全国6-20岁年龄段人群中约有AD患者万,其中城市约有50万,农村约有万。在我国中小学人群中,AD的总患病率为0.70%,男性患病率为0.85%,女性患病率为0.53%,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我国AD患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同样亦明显低于邻国日本。

2.爸妈的疑惑:“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特应性皮炎?

AD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异常、感染、过敏原等内外因。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母亲有AD者,其子女出生3个月内AD发病率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性疾病史,其子女AD发病率达79%。亦有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均发生AD者达89%,而在异卵双生中仅为28%。这些均提示AD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感染性因素: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简称金葡菌):金葡菌通过分泌一种超抗原特性的毒素,主要是肠毒素A—D(SEA—D)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21(TSST一21),引起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激活,产生外毒素特异性IgE抗体升高,诱导和加剧AD皮损的发生。金葡菌还可以分泌葡萄球菌溶血毒素,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毒损伤,导致表皮细胞坏死,使特应性皮炎病情加剧。

②马拉色菌感染:马拉色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生长于皮肤角质层,为一嗜脂性双相酵母菌,亦为条件致病菌,其菌丝相、酵母相均有致病性。马拉色菌的一些过敏原已被克隆,这些重组多聚氨基酸能与AD患者中的血清IgE起反应,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如酮康唑)后病情缓解也证实了马拉色菌及其他真菌感染在AD中的潜在重要性。

(3)过敏原:能引起AD的过敏原主要有:

①吸人性变应原:螨、屋尘、动物毛、花粉等;

②食入性变应原:牛奶、鸡蛋、小麦、大豆及鱼、虾、蟹等富含蛋白的食物。

1岁以下患儿的变应原以食物性为主,其中以蛋白类食物为最高,达22.4%,而4~7岁的儿童以吸入性为主,以尘螨最高,达17.3%。

食入物:

(4)心理因素: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精神应激与AD的复发和加重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精神应激也是通过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起作用的。

3.哪些人容易得特应性皮炎?

(1)特应性体质(过敏体质):对某些刺激物特别敏感。

(2)遗传因素:父母、兄弟等1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史,这些过敏性疾病包括如哮喘、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s/4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