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的影响子兔从出生至5日龄内,最适宜的环境温应为30-32℃,如果仔兔培育室温度在20℃以上,子免窝絮得好,窝内温度可以达33℃以上,可以满足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6~10日龄要求环境温度为25~30℃。晚秋、冬季和早春气温低的季节,仔兔培育室温度如果低于10℃,会造成仔兔发病率提高、死亡率也很高;夏季产子,环境温度高,加之子兔围在一起,使产籍温度过高,尿和仔兔呼吸排出的湿气.造成小环境潮湿,这种湿热的环境被称为“燕窝"。仔魏死亡率升高。2)母兔营养缺乏母兔泌乳期需要较高营养,这主要是除了维持自身的生理代谢以外,还有生乳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母兔产后血配,母兔又妊娠又泌乳,营养需要更高。母兔产后1-3天是恢复体力、调整胃肠的时期,应以青饲料为主,日喂精料50克左右,4~5天逐渐增加精饲料,5天以后自由采食。自由采食期如果每天供应的全价配合饲料量不足或是饲料营养水平低,母兔的泌乳量就会不足,仔兔吃不饱,因长期营养不足而生长发育缓慢,甚至体质弱而大批死亡。3)母兔有食仔癖母兔饲料中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蛋白质,产仔前后青饲料供给不足或饮水供给不足身体缺乏水分,或产后没有及时供给水造成口渴,在母兔舔子兔体表羊水时或吃胎盘时将仔兔吃掉;有的母兔产仔时或产后不久受惊吓后吃掉子兔;产子箱或子兔有较重的异味或产的死胎没能及时清出,都会引起吃子现象;有的初产母兔母性差,也容易吃子。4)仔兔患病仔兔患黄尿病、大肠杆菌病、脓毒败血症等。黄尿病是仔兔吃了患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母兔的奶而引起的,也有的是由于母兔笼不卫生引起的,主要特征是全窝发病,患病仔兔表现下腹部呈青紫色,全身发软,后腹部和臀部毛色发黄,昏睡、肢体发凉,后肢和肛门周围污染带有腥臭味,死亡率很高,多半整窝仔兔死亡;
大肠菌病主要由卫生不良引起,如母兔的乳房表面黏附很多污物其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仔兔吃奶时将病菌带入其体内所引起。
仔兔脓毒败血症主要是由于垫草和产仔箱粗糙坚硬造成,使刚出生的仔兔皮肤受损伤、感染葡萄球菌所引起。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