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的死亡率较高,患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可造成发病的鱼大量死亡。
出血病的病因
1、病原性病因:
1)锚头蚤、中华蚤等寄生虫的寄生;
2)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条件致菌大量繁殖感染,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并产生大量细菌毒素,对鱼体产生溶血性出血。
2、非病原性病因:
1)水质不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偏高、pH波动大、藻类毒素等形成环境胁迫效应;
2)环境应激:天气突变水温急剧变化上下水体对流、外源水的大量注入、拉网捕捞、碳铵等含氮化肥不当使用等。
总结:跟水温有关,26℃以上时最为严重;危害最严重的品种以白鲢、鲫鱼,草鱼为主;发病率达60%以上,死亡率达10%~80%;
初步判定是细菌性败血症的,应如何处理防止死鱼损失过大呢?
一般处理方案为:减料投喂,拌药饵出血力克+三黄粉+氨基酸多维,连续使用3-5天,或者使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广谱抗生素配合中草药,维生素治疗。
如果养殖水体不良,氨氮,亚盐严重超标的情况下,需要先进行调水,改底,降亚盐处理后,才能进行杀虫、消毒。
暴血停:ml使用2-3亩/米水深。
锚头鰠一扫净:ml使用3-5亩/米水深。
END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