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连续阴雨,仁寿的客户叉尾鮰出现少量死亡,刚开始以为是因为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缺氧死亡,也就没怎么在意,可后来发现死鱼多处充血,随意识到并不是简单的由于缺氧引起的死亡。如图:我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病鱼眼睛充血、下颚、口腔、鳍部及鱼肚充血,肠道正常并无腹水。可初步诊断为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病,又名出血性腐败病。其病原为嗜水性单胞菌。本病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鮰及其他鮰鱼,多发于春季和初夏,主要危害成鱼,鱼种也可发病。暴雨后更容易发病,有时会造成鱼大面积死亡,是斑点叉尾鮰养殖的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
病因:该病的病原菌在水中可存活60天,在淤泥中可存活天,水和淤泥是传播媒介。本病主要经损伤的皮肤或腮侵入鱼体引起鱼发病。该病可通过病鱼、污染饵料、池塘用具及水源传播。池塘不彻底清塘、饲喂污染饲料、病鱼乱扔等,都是疾病爆发的诱因。
症状:病鱼早期,可出现眼睛、下颚、口腔、腮盖、鳍部及鱼体轻微充血,肠道有少量食物。严重时,病鱼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停止摄食。体表严重出血及内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肿胀,解刨可见腹部有黄色透明或带血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道出血,肠内没有食物。病鱼大量急性死亡时,可发现少数鱼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症状时就已经死亡,这是由于鱼类体质弱,病原菌大量侵入,毒性强所引起的超急性病害。
预防:
①冬季干塘彻底清淤,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
②鱼塘用具要定期消毒,发现病鱼时应及时打捞。
③鱼苗放养前用“戊二醛”对鱼体进行消毒。
④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打捞病鱼,减少病害的传播。
⑤定期使用“碘制剂”“戊二醛”“苯扎溴铵”进行水体消毒。
治疗:
①首先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或碧水改底,改善水质;
②用“复合碘”、“戊二醛”、“苯扎溴铵”进行水体消毒;
③内服“氟苯尼考”+“盐酸黄连素”+“K3粉”,连喂5~7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