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白求恩的足迹
今年的11月12日是白求恩同志逝世80周年,人民日报人民号转载吉林日报推送《追寻白求恩的足迹》,发表了吉林省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退休干部傅菁林老师在参加年暑期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带队重走白求恩路主题活动时拍摄的系列场景,体现了志愿者们追寻白求恩的足迹、争做白求恩传人的共同心声。
80年来,白求恩精神一直是鞭策医务工作者前行的动力。吉林大学医学部组织学生和医生志愿者连续10余年沿着白求恩战斗过的足迹到革命老区开展义务支教、健康宣传、素质拓展和义诊活动,广大师生在追寻白求恩足迹的同时,争做新时代弘扬白求恩精神的楷模和典范,让白求恩精神薪火相传。傅菁林参加了他们的活动,被深深地感染,她动情地对记者说:“我有幸在年暑期参加了重走白求恩路主题活动,用镜头记录了他们追寻白求恩足迹活动的点滴。”
寻根之地——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白求恩学校,如今已经走过了80年的征程,创造了医学辉煌,是师生寻根之旅必到之处。
党的十九大代表、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中)每年都要到河北省唐县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看望老乡和孩子们,这是他与老区的孩子们在一起。
师生每年都要到河北省顺平县神南镇白银坨白求恩学子殉难地祭奠被日本侵略军屠杀的余名抗日英烈。
年6月,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晋察冀军区,被聂荣臻司令聘为军区卫生部顾问。在白求恩的建议下,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在牛眼沟村正式成立,这也是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正式起源。年11月,因为在一次抢救伤员的外科手术中手指被手术刀划破,白求恩患上败血症后因公殉职。为纪念他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卓越贡献,毛泽东发表《纪念白求恩》,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第二、医院捐资28万元修缮了白求恩希望小学,在老区老百姓和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师生参观唐县军城镇和家庄村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对革命先驱在如此简陋的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感慨万分。
白求恩志愿者给老区的孩子讲述白求恩的故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打上白求恩精神的烙印。
傅菁林向记者介绍:“这次义诊,吉林大学的志愿者携带便携式彩色超声机、移动心电机、血糖检测仪等医疗设备为患者就地检查,全天接诊余人次。这些年来,他们每次义诊都为前来就诊的乡亲们发放价值约20余万元的药品,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医疗队成员中包括内科、外科、中医科、儿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电诊科等科室共30余名一线医生,其中不乏博士生导师、知名专家和教授。”
白求恩志愿者在40度高温下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义务支教。
志愿者认真讲述口腔构造,为患者演示刷牙的方法和口腔卫生知识。
在白求恩学校旧址所在地——葛公村,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生长发育及体质检测。
志愿者为孩子们进行生长智力检测。
牛眼沟的村民热盼着白求恩医疗队义诊的到来,这是乡亲们踊跃就诊的场面。
医疗队为白求恩时期见过白求恩的八路军保育员、91岁的陈素子义诊。
眼科医生为当年见过白求恩的甄姓老人看眼睛,并送药给他老人家。他激动地说:“我小的时候见过白求恩,留下很深的印象,你们是白求恩的传人,太感谢你们了”。
医生为老乡做超声检查。
追寻白求恩的足迹、争做白求恩传人是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纪念白求恩逝世80周年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涞源县临时手术室里,为伤员做手术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80周年纪念日。学习白求恩,纪念白求恩,传扬白求恩精神,永不过时。远离战火硝烟的人们,是否早已忘却战争的惨烈,白求恩的事迹是否还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白求恩的名字是否还在一代代人的记忆里。历史告诉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记住那些曾经援助过中国人民进行14年艰苦卓绝抗战的所有国际友人。感恩,是人生永恒的学养。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时,他曾经亲赴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年初来中国,3月31日来到延安。毛泽东亲切接见了白求恩一行。不久,白求恩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责任心,均称模范。白求恩到中国来,不仅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最可宝贵的是,他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对中国革命的正义战争事业无限的热忱。他到医院后,第一周内就检查了个伤病员,第二周就开始施行手术。四个星期的连续工作,使个伤病员很快恢复健康回到前线。哪里有伤员,白求恩就出现在哪里。在晋察冀的一次战斗中,他曾经连续69个小时为名伤员动了手术。他的手术台,曾经安在离前线五里地的村中小庙里,敌人的炮弹落在手术室后面,震得小庙上的瓦片哗哗地响。白求恩却在小庙里紧张地手术着。同志们劝他转移,他却不肯。他说:“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两天两夜,他一直在手术台上工作着,直到战斗结束。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把自己的鲜血输给了中国战士。他在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他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将自己的X光机、显微镜、一套手术器械和一批药品捐赠给军区卫生学校。
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抢救伤员时,白求恩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他在病重之时,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永别了!请你给布克写一封信,地址是加拿大托拉托城威灵顿街第十号门牌。用同样的内容写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有贡献……两个行军床,你和聂夫人留下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给你穿。骑马的马靴和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员……给我的勤务员邵一平和炊事员老张每人一床毯子,并送给邵一平一双日本皮鞋……千万不要再往保定平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比沪港贵两倍……
看到白求恩的危重病情,大家都很着急,白求恩却平静地说:“我得了败血症,没有办法了……请转告毛主席,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新中国诞生了……”
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17日,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驻地群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2月1日,延安各界也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后来,这篇文章和毛泽东的另外两篇《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一起称为“老三篇”。白求恩的名字在全国因此而家喻户晓。这篇文章不仅颂扬了白求恩,而且教育全党要学习白求恩。毛泽东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了党内不良倾向。白求恩不仅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加拿大人怀念的“历史性人物”。年3月,加拿大政府把这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的降生木屋买了下来,建成了“国家历史名胜”——白求恩纪念馆。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白求恩有两段话,我们今天读起来仍感振聋发聩:“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面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这世界只要还有流血的伤口,我的内心,就一刻不得安宁。”
80年过去了,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毛泽东这篇《纪念白求恩》一文,回望一下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毛泽东在文章最后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毛泽东倡导的这“五种人”里,我们又属于哪一个呢?
往期回顾吉大学子在国际生物分子设计大赛年度决赛和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金奖致敬!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举办纪念白求恩逝世八十周年活动吉锦第39期|双十一除了买买买,你还需要这篇吉锦
今天,我们把头条留给自己
执行编辑/裴欣怡
文/人民日报人民号吉林日报客户端
班永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摄/傅菁林、新华社
出品单位/党委宣传部-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投稿方式/jluxinmeiti
.白癜风影响力人物白癜风专家李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