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首尔江南区新沙洞的一家皮肤科的20名顾客在注射麻醉药异丙酚后做了拉皮手术或美白手术,不料却集体患上败血症,并被送院治疗。所幸均无生命危险,卫生部门推测称,该皮肤科的注射剂存在变质的可能。
注射剂存在变质的可能。
药品变质的后果非常严重,
我们要警惕家中的“小药箱”别变成“毒药箱”。
很多家庭都有一些小药箱,储存各种常用药物以备急用。有些药物长期在药箱里“睡大觉”,主人也没有及时清理,到有需要时就翻出来,看看外包装确定在有效期内就拿出来服用,没有仔细察看药物有无出现变色、变质。如果药物已经变质,患者服用后,轻者药不奏效,重者则可能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
尤其是一些体质虚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他们本身就喜欢“囤药”,对药物的管理能力也较差。每年服用了失效变质药物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虽然不多,但也时有发生。
小贴士
XiaoTieShi
夏季天气高温潮湿,多数药物均怕热、怕光,有的甚至也怕冷,如果不妥善保管的话,很容易溶解和变质,因为气温每升高10℃,药品的化学反应速度就加速2~4倍,而药品变质后不但容易失效、减效或降解,而且可能会使毒性增加,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夏季药物也要避暑,最好的保管方法是把药物请进冰箱里。”
冰箱的门隔是药物度夏的好地方,可以使药物质量在有效期内保持稳定。在盛夏时节,医院回家的路上也要避免药物过于贴近身体或直接曝晒在太阳下,有些药物回家后就应立即放进冰箱,如阴道栓剂,很可能在高温下溶化、变形,放进冰箱冷藏,待其恢复到固态方可使用。
常用药物中,5类药物容易变质
一、液体类药物
如滴眼液、注射剂等,因液体比固体更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二、活菌制剂、栓剂等
温度过高时会失去生物活性或“遇热即化”变形,无法继续使用;
三、抗生素
四、维生素
五、硝酸甘油类药物
上述药物在高温下极易分解失效,故不主张患者在药箱里长期存放,应随用随开,并严格满足其保存条件。
药品过期可致中毒
服用过期药物中毒的情况虽不普遍也时有发生。曾有患者服用过期的牛黄解毒片后,发生中毒现象,送院急救。专家说,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中的雄黄主含二硫化二砷有一定的毒性,经高温煅烧后易生成毒性更大的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因此药品过期、受潮或受高温后雄黄发生化学反应易变为砒霜,从而导致药物中毒。
阳光可加速药物变质
药品保存温度是有讲究的,一般分三档,药品说明书上有注明。胰岛素、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卡介苗、凝血酶等生物制品一般在2~8℃保存;注明“阴凉处保存”的药品须在22℃以下保存;无注明特殊条件的药品一般在不超过30℃的环境中保存。“阳光也会影响药品的稳定性,使药品分子运动加剧,加速药品发生反应。高温环境下,一些原本可保存三年的药品,很有可能提前失效,甚至变质引发毒副反应。”
除了西药,一些家庭药箱中也会储备中药材。广州夏天气温高、湿度大,药材发霉和虫蛀的现象较常见,特别是膏、丸等制作时,通常加入蜂蜜,因此特别招虫子。
药物变质的信号
药品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易受时间、温度光线、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而变质失效,误服后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如何识别家中存储的药品有无变质、失效,显得尤为重要。
胶囊剂:出现软化、粘连、变形、破裂、漏粉、漏油等现象;
片剂:出现裂片、花斑、暗影、异物斑点、变黄、发霉、松散、粘连、有异味等现象;
散剂、冲剂:粉末气味异常,有吸潮、结块、发霉、变硬等现象;
丸剂:有变形、变色、裂缝、霉变、虫蛀等现象;
合剂、糖浆剂:出现酸败、异臭、浑浊、产生气体;
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有混浊、沉淀、变色、颗粒等现象;
生物制品:液体的有变色、异臭、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冻干生物制品有融化现象;
软膏剂:变得不均匀、细腻,有霉变、酸败、分离等现象;
注射剂:出现变色、生霉、沉淀、白点或结晶析出等现象。
下面给您一些小贴士,助您轻轻松松做好药品贮藏。
1、冰箱保存
一般来说,药材最好放冰箱内保存,特别是贵重药材,比如冬虫草、燕窝,既可防虫又防潮。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开关冰箱,水雾会浸湿药品经久会使药品变质,所以存放时最好用保鲜袋包裹并扎紧药物。此外,煎好的中药汤药也要放入冰箱,最长存放时间为15天。
2、防虫蛀霉变
利用“对抗同贮法”合理搭配药材,如用花椒、八角、玉桂等具有辛辣香味的药材和某些药材放在一起可起到防蛀防霉作用,如花椒与蛤蚧、海马同贮;丹皮与淮山、白术同贮等。
3、防潮
一些药材先晒干去除水分,再放入密封的瓶盖进行保存,以防止变色走味,但北芪、陈皮、当归、淮山(山药)不宜在阳光下暴晒,北芪、淮山暴晒会使药材改变颜色,可用“焙干”的方法进行干燥;陈皮、当归暴晒会使药材气味散失,宜存放于冰箱。
4、同一种药,也得看标签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除了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还包括药物的晶型、处方工艺、辅料等,所以同一种成分的药物常常会有不同的包装和储存条件。比如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分为晶型I和晶型Ⅱ。晶型不同,药物热力学稳定性不一样。I型在阴雨天容易返潮发黄,一定要做好防潮。因此,即使购买同一种药,也要看清标签。
5、建药品档案
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可先将储备药品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方便又安全。拆零药物储存时要贴好标签,注明药名、规格和有效期,切勿凭记忆无标签存放。对名称、规格有疑问的药品,切勿贸然使用。
6、3个月整理一次药箱
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过期或变质。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一旦发现药品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需及时清理。
7、不同剂型药品的保存
糖浆剂、口服液、合剂等含糖量高、易发霉发酵的瓶装药品,用多少取多少,只能倒出,不宜再往回倒入,更不宜将瓶口与嘴接触,以免污染。
眼药水、吸入剂、喷雾剂、乳膏等药品使用时不要污染出药口,以免污染剩余药品。
麻醉、精神药品,如吗啡和安眠药要上锁保管。
如今已经五月,今年似乎没有了“泪流满面”的南风天。可但连续几天的阴雨天也的确让人崩溃,那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我们家中常备药物的防潮了,对于家中的小药箱要及时清理,发现发霉变质的药物一定要赶快处理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