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190316脉率

北京能治白癜风病的地方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13/4325810.html
(一)疾脉之象什么叫疾脉,就是成年人脉搏跳动的速率持续在每分钟大约跳以上,而脉跳每分钟多跳就不是疾脉了吗?那也不一定,疾脉的脉率大概在次/分钟上下或更快。疾脉比数脉更快,而且是一下接一下,来得很急急匆匆,来得很急促,不是阵发性的,而是持续性的,跟数脉一样。临床实践证明,疾脉与数脉不仅有至数上的差别,更有着临床意义的不同,疾脉主要见于火盛热极、虚证的极期,故其论治措施也不完全相同。(二)疾脉的形成机理与诊断意义1.火盛热极疾脉产生的机理与诊断意义的第一点与数脉相同,皆是缘于火热之邪,只是火热之极时,才显现疾脉。疾脉往往提示热邪很重,火邪很甚,而多见于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诸如败血症、脓毒血症、大头瘟以及大面积烧伤等。脉搏跳动快到了出现疾脉,治疗时一般应该用重手,用药量要加大,清热祛火药药量要大。2.阳将亡,阴将竭,或气欲脱疾脉的第二个发生机理与第一个正相反,疾脉主虚,但是却不是一般的虚。临床的虚证一般分为不足、虚弱、亏损、枯竭、亡脱五种情况。“不足”是略略有点儿虚;“虚弱”是指维持人体基本功能的物质缺乏,常常导致机体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再下去,慢性病变常见“亏损”,那就比“虚弱”要重,那就快亡了;“亡”和“竭”、“脱”,就比“亏损”更重,病机到了这一步,生命就快终结了,而这三种病机更多的是出现在急性病的后期。这几种病机性质在诊断时应予以区分,比如“阳气脱”就不能写“阳气虚”,血脱不能写血虚,亡阳不能写阳虚,阴枯在急慢性病中都有,阴枯也不能写阴虚。所以虚弱与亏损、亡脱、枯竭不是一个量级,性质上也有质的不同。所以疾脉所提示的虚,与数脉主的虚确有不同,阳将亡,阴将枯竭,气欲脱才会出现疾脉。急性病中疾脉较多见,慢性病产生疾脉的很少,但是有啊!例如虚劳到后期就会产生疾脉。具体针对某种情况的治疗较之常规有原则性的不同,比如说慢性病的阴虚,应该采用补阴法,但阴枯或阴精亏损,就要采用填补法。此时不仅要大补,而且要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补,那就不是一般的熟地、麦冬能解决问题的,这时要用阿胶、龟板胶,至少要用大剂的龟板,用鳇鱼肚胶,血肉有情之品填补。下面,我们结合《伤寒论》条原文与临证实际再来对疾脉的形成机理进行深人探讨。张仲景在此条中说:“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若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有不少人对这一条原文作了错误的解释,其实它对临床许多疾病的治疗是有指导价值的,特别是通过观察疾脉及其在治疗后的转变,来判断邪正盛衰以及疾病预后的意义尤为重大。我们现在试分析如下:“阳明病,谵语,发潮热”,三症说明此时阳明热结,热扰神昏,症见谵语,已属病重。然而,此时虽然出现了擔语,但不是昏迷,只是神志欠清,尚存些许意识,胡言乱语和多语;“发潮热”即日晡潮热,在下午3至7点钟发高烧,说明阳明热甚,同时,还出现“脉滑”,滑亦主热;另外,本例尚应有便秘,亦属阳明热结较甚。四症相参,本证性质属实性热邪内结似应毫无疑问,用方当首选泄热攻结均峻猛的大承气汤。然而本例脉象不但滑,而且“疾”,即“脉滑而疾”,这就应该注意了,应该用泄热攻结作用相对缓和得多的小承气汤先试一试了!当病人的临床表现是一派热象的时候,且其脉象又现疾脉的时候,我们不能只从“火热极盛”一方来考虑问题,一意孤行地用攻邪方药,而是要加倍小心!我们必须知道,疾脉虽然主火热极盛,它还主正气将竭、将亡,而在这条条文中疾脉的形成机理既有可能是火热极盛,也有可能是正气将竭、将亡,也就是说,疾脉与数脉形成的机理不完全相同,数脉虽然也可能是正气虚所致,而因虚所致的疾脉却不是一般的正虚,而是“阴将枯竭”、“阳气将亡”,是虚到了可以直接导致死亡的危重机理!所以,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了与《伤寒论》条类似的患者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此时疾的出现,有“大实”和“大虚”(即是虚实夹杂证中夹有正气将亡竭的危重虚性机理,亦属有大虚机理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如果采用一味峻猛攻邪的治法,万一该患者的疾脉是大虚所致的话,就可造成仅存的一点儿正气耗尽而致死!也正因于此,张仲景才会在《伤寒论》条说:“……因与承气汤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进一步阐明即使采用作用较和缓的小承气汤,如果患者脉象还是由“滑”转成“涩”,即阴枯或气阴枯竭的病机得以证实,就不能再用大小承气汤了。不过,张仲景当年所说的“难治”,是因为他尚未找到好办法,此时若用增液承气汤或新加黄龙汤,疗效还是很好的。所以,此时摸到疾脉要小心,这条条文就提示这个。然而,该条文的指导意义并不局限于诊治阳明燥结的问题,而是在很多病的诊治上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诸如肺炎、心包炎、胸腔积液、大陷胸证的腹膜炎等,一旦出现疾脉,治疗就得小心,攻邪就得留点余地,服药后你还要时时密切观察患者脉症的变化,这条对很多急重病证都适用。例如在肺炎中若脉滑而疾,我们可以在麻杏石甘汤里面加点党参,以防气脱,但不要加多,留点余地,试探一下。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另外一个问题,中医的诊察手段是很落后的。在这里张仲景等于承认我们医生很可怜啊,有时看了半天病,看得仔仔细细,还会拿不定主意。这里也提示我们中医的诊断治疗水平有待提髙和现代化,但不能像现在有些人那样用西医的临床观点直接来套中医。也正因为中医诊察手段很落后,且现代医学也常有诊断和揭示不清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掌握和运用好脉诊技术,准确采用这种能起到临床把关和规避风险的实用技能。因此,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疾脉除了提示火热之极外,亦提示阳气将亡,阴气将竭。(三)疾脉诊断意义的鉴别1.火热所致疾脉实而有力。它不兼有虚脉,几乎接近%的疾而有力。2.正气将亡的疾脉,脉常兼不足之脉,可以兼有弱微、细微或沉细微等,甚至脉来时有时无,但是脉来得快极了。但是,未兼不足之脉的疾脉,有一部分亦属正气将亡所致,并非全属火热之邪极盛。此时若欲鉴别此疾脉,仅凭脉象是难以做到的,还须四诊合参,甚至药探观察,方能鉴别。3.短暂的疾脉多见于正邪相争的极期,诸如患者战汗之前、西医的输液反应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lx/7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