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人物从四次被报病危到军旅作家记2

白癜风患者吃什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7/5878367.html

编发

拂晓哨位(ID:fxsw)

来源

刘志海供稿

▲刘志海,男,笔名晨旭,山东烟台人。年2月出生,年入伍,中共党员。军旅作家。2集团军退休干部。历任班长、排长、保密员、参谋、团副参谋长等职。在部队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铜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吴忠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好男儿志在四方

“我的父亲在淮海战役中表现英勇,荣立二等功。全国解放后,他却因为战伤告别了十几年的部队生活,回到山东老家务农。他时常教育我要心怀感恩,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把能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受父亲的影响,年冬天,8岁的刘志海穿上军装,坐着闷罐火车离开山东老家,来到荒凉的大西北。因为饮食习惯不同,粗粮发糕、“钢丝面”让这个山东汉子有些不适应,在父亲的安慰和鼓励下,刘志海不仅克服了各种困难,还因身体素质好,训练肯出力,他很快成为战友心目中的“硬汉”。由于他训练刻苦、成绩显著,当兵第二年当上了班长,第三年入了党,并多次参加班长集训、骨干培训,在军事业务比赛中获奖。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通令嘉奖。年,因在部队表现突出,刘志海由战士破格提了干,并从陕西某军警卫连调到宁夏任特务连警卫排排长。

  “年0月,我所在的部队参加南疆对越轮战训练,看着那些与自己一起学习训练的战友出征前还那么活泼开朗,归来时却有人身负伤残,还有22名牺牲战友的骨灰盒被其他战友抱在怀中。想起那个悲壮的场景,至今我都感到心痛!”刘志海说,从此后,他把每一位上过战场的战友都当成了自己学习的楷模,工作时主动担责,从不怕累。

病魔突至,勇敢经受生死考验

天有不测风云。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宁夏青铜峡镇河东秦汉渠一处闸门发生事故,导致渠水横溢、洪水泛滥,严重威胁当地厂矿企业、居民住宅、部队营区安全。此时,因部队主要领导在外出差开会,刘志海挺身而出,主动担负临时指挥员,一边组织部分官兵转移分流战备物资、转移随军临时来队家属,一边组织大部官兵前往事发地参加抢险救灾。经过紧张鏖战,刘志海带领官兵为驻地群众成功转移了大批生产生活物资,救出了众多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洪涝排除没几周的一天中午,刘志海带队巡查营区时突然昏倒在地,醒来时已是第三天上午。发现自己躺在卫生队急救室的床板上,嘴上戴着氧气罩,头上枕着冷水袋,胸上放着心电图线,手上吊着液体。由于高烧不退,他被卫生队转送到医院,经专家诊断,他患了“变异性亚败血症”。后被医院、医院治疗,患病长达八年之久,先后四次被报病危。那段时间,他痛不欲生,时常会有轻生的念头。

  部队领导的关心、战友的鼓励,使刘志海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在这8年间,为了不让自己的生命全部消耗在病床上,刘志海决定学习新闻写作。但文化程度低再次成为刘志海的人生难题,他开始从初中语文课本、《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学起,一遍遍练习新闻写作。

有一天,医院走廊见一位白发老太太给一位刚做完阑尾手术的新兵洗脸、喂饭,忙得不亦乐乎,他问护士,才知道这一老一少素不相识。他将此事写成《病房里的雷锋妈妈》,并将稿件送到银川当地一家报社。“那篇稿件被改名为《住院战士的好妈妈》,以我的署名刊发出来了,但内容几乎看不到我原稿的痕迹。除了羞愧,我的内心更多的是激动。那篇刊发稿件成了我学习新闻写作的模板,然后不停地练习。”刘志海说。将病房当岗位,把写稿当工作在8年的病榻笔耕中,《银川晚报》《宁夏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黄河文学》《朔方》《西北军事文学》等刊物相继为他打开了大门,他的作品也由豆腐块逐渐迈向了一两万字的军事报告文学长篇。宣传推出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炳军、“全军优秀指挥军官”黄和平一大批爱军精武英才,赢得官兵好评。他还积极参加回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厂矿、学校和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他得知回族残疾人李少军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瘫,家境窘困的情况后,一边鼓励他走出阴影,一边为他讲授写作知识,帮助他战胜困难、重塑自我。在他的呼吁和带动下,李少军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心,很快振作起来,并坚持文学创作,出版了个人文集《坐在阳光里》,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授予“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写作越来越顺畅,刘志海萌生了写军旅小说的念头,他边输液,边服药,边笔耕,历经8年艰辛。刘志海以惊人的毅力,先后完成了3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集《西部刀锋》、40余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天边犟兵》、35余万字报告文学集《边陲胡杨》。年,《西部刀锋》荣获甘肃军区第四届“昆仑文艺奖”、宁夏第七次文学艺术作品展奖、共青团中央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刘志海不仅创作了《西部刀锋》《边陲胡杨》《天边犟兵》“西部三部曲”,还创作了《巅峰亮剑》和《铁血铸魂》《拂晓突袭》等军旅题材的作品,被誉为“军中保尔”。年,他走进边防部队、雪域高原,创作完成了3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集《巅峰亮剑》。期间,他克服雪山高原缺氧等困难,甚至四次昏倒在帐篷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没有停下采访的脚,创作的作品真实感人,深受官兵喜爱。年5月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刘志海主动与抗震救灾部队取得联系,自费到甘肃陇南抗震救灾一线,与官兵同吃住、同抗震、同救灾,用心血写出了50余万字《使命如天》的纪实报告手稿。他还将《西部刀锋》等个人文集捐献给汶川地震灾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厄运与困难。刘志海其人其作,成为部队官兵和老百姓心中的一盏指路明灯。

 

敬业奉献不言苦,病塌笔耕励后人。

针对当前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败坏等问题,刘志海以营造“清风正气”、努力传递“正能量”为责任担当,相继发掘宣传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铜峡铝厂工会主席孙祥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吴忠市中心血站站长王金玉;“自治区见义勇为英雄”纳振东、李潇,青铜峡市“优秀女教师”王丽娅、“好军嫂”张荣卿等多位基层人物。因业绩突出,刘志海先后被青铜峡市、吴忠市、自治区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和“德艺双馨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志海先后荣获青铜峡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吴忠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庆祝建党90周年大赛”一等奖、“文学艺术特别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德艺双馨奖”,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总参谋部“军事论文奖”,全军“抗震救灾理论研究一等奖”,共青团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奏响了一曲曲敬业奉献的乐章。

“部队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还给了我重生的机会,部队驻地永远是我家。”笔者见到65岁的刘志海时,他还穿着一身洗得发旧的迷彩服。他介绍说,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母亲在抗战时期入了党,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他想成为军人,献身国防。没想到,一场重疾让他成为军旅作家。如今,儿子已成家立业生活在老家山东,他却选择独自生活在第二故乡青铜峡镇,只因青铜峡镇有他热爱了大半生的驻军部队……刘志海部分作品

《西部刀锋》这篇长篇纪实文学,采用白描手法,追踪式记录,寓论于事件,寓情与现实,场面宏大,情景生动。由血染边防线、英雄走四方、转战戈壁滩、锻造尖刀兵、挺进无人区、穿越腾格里、远征救人质、极限砺精兵、突击.爱尔纳、执教洋弟子、重返亚马逊十一部分内容组成。如血染边防线中记述了一九八五年秋季,对越反击战中,以张新奎为首的二十名烈士血染疆场的战斗场面,看后令人垂泪。何健等十名中国军人远赴爱沙尼亚,参加突击.爱尔纳国际尖刀部队国际大比武。何健冲出大森林,趟过沼泽地,游过死亡湖,历经艰难险阻,是百名尖刀兵中唯一一名没被假设敌捕捉的人,终于为中国军人获得了“卡列夫.勇士”最高荣誉奖。重返亚马逊中主人公黄和平等都是新一代军人楷模。作品各章节所叙述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的真人真事,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西部刀锋》是“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作品。因此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次文学艺术作品奖,团中央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全军网络文学奖,宁夏回族自治区“德艺双馨”奖,宁夏首届人口文化奖。

《天边犟兵》的主人公郭威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子,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在参军时遇到了重重阻碍。但这个“犟人”,冲破道道艰险步入军营,克服文化浅薄、体质弱、头脑简单、病魔缠身等诸多困难,凭借不退缩、不认命的“犟劲”,苦练军事技能的个人成长故事。从小说中可以找到作者的影子。《天边犟兵》讴歌了当代军人坚强不屈、勇敢向上的精神。荣获兰州军区第九届“昆仑文艺奖”。

《边陲胡杨》是一部反映内蒙古边防部队生活的小说,通篇以胡杨精神气质象征军人精神风貌。描写了东北籍战士高远和上海籍战士凡亚,面对恶劣环境,扎根边疆、献身边防不言悔的崇高信念。文中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感人场面,面对沙尘暴突袭,指导员宋武派官兵帮助驻地群众寻找牛羊骆驼;牧民马大爷千里迢迢历尽磨难寻找到某给水团,为驻地部队终于打出一眼眼甜水的拥军爱民和谐画面。班长高远在班车上同坏人作斗争,在火车上凭借勇敢智慧协助列车员勇斗歹徒,打击犯罪分子,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战士凡亚服从命令听指挥,面对恶境不低头、不气妥,显示出军人气概和奉献精神。当凡亚未婚妻在泰国出了车祸,临终遗言,留下巨款,全部投入部队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表现出当代军嫂新的爱情观。

推荐阅读↓↓↓

“魔鬼教官”——雪枫特战旅营长刘近陆军首长点名要求部队学习的这个特战旅,究竟有多牛“魔鬼教官”——雪枫特战旅营长刘近陆军首长点名要求部队学习的这个特战旅,究竟有多牛?走进雪枫特战旅刚刚履新国普网常务副总编的他,曾是2军“雪枫旅”的特战精兵雪枫特战旅超然视频!!!金刚钻连长、铁锤子战士、雪枫旅营长、炮兵旅连长荣膺西陆“十大先锋”彭小枫

缅怀我的父亲彭雪枫当兵来到六十一师“雪枫团”“雪枫旅”获历史最高级别荣誉,主席颁奖走进雪枫特战旅九旬老兵走进“雪枫旅”,为何失声痛哭?沉痛悼念原84团老?走进雪枫特战旅刚刚履新国普网常务副总编的他,曾是2军“雪枫旅”的特战精兵雪枫特战旅超然视频!!!金刚钻连长、铁锤子战士、雪枫旅营长、炮兵旅连长荣膺西陆“十大先锋”彭小枫

缅怀我的父亲彭雪枫当兵来到六十一师“雪枫团”“雪枫旅”获历史最高级别荣誉,主席颁奖走进雪枫特战旅九旬老兵走进“雪枫旅”,为何失声痛哭?沉痛悼念原84团老团长张新进同志2军6师84团修武老战友集会抹不去的记忆——84团改建特种大队的那些事儿那年,8团与84团对调,归建6师雪枫特战旅战士“枪王”陈明,代理指导员!雪枫特战旅历史上的有过两场“3.8”战斗战友情深——彭雪枫将军二三事

2军战友集结中↓↓↓

(下设各部队战友群)

拂晓军

感谢您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lx/71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