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代言模特—三月(湖南长沙)
宝宝皮肤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发育至与成人皮肤相同,在此之前,无论在功能上或结构上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别,由于宝宝皮肤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显得特别娇气敏感,易受刺激及感染,尤其在夏季,更需要家长精心的护理。
宝宝皮肤的特点
宝宝体表面积比例较成人大,皮肤血管系统相当发达,血管网比成人更接近表皮,因而散热面大、吸收面也大,对内外环境影响的反应也更为强烈和灵敏,稍受刺激就易产生不良反应。
宝宝真皮结缔组织中富含基质,皮肤组织含水量高于成人,容易发生急性炎症性水肿;
宝宝的表皮菲薄,真皮内的纤维容易折断,皮下毛细血管脆弱,即便受到轻微机械性、化学性或物理性刺激也容易造成损伤、出血;出汗稍多时,脖颈、腋窝、大腿根部等皱褶部位的皮肤就会潮红、糜烂,特别是会阴、臀部及大腿根部皮肤受汗、尿、粪的浸渍而容易感染发炎。
宝宝皮脂腺数目多,分泌旺盛。尤其是头部,如不注意卫生,就会得脂溢性皮炎,头皮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黄痂。
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出汗功能差,热适应能力很弱;到2岁半时,宝宝活动性汗腺数量猛增,中枢神经系统又常处于兴奋状态,宝宝极易出汗,容易发生汗疹。夏季,宝宝皮肤裸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损伤和刺激;高温出汗,更加剧了宝宝出现形形色色的皮肤病。
夏日宝宝肌肤“护理功略1、痱子
表现:
针头大尖顶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红晕。成因:
夏季宝宝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宝宝出汗多,一旦皮肤上有污垢或皮脂,汗液排泄不出,表皮细胞被浸渍肿胀,就将汗毛孔导管堵塞,导致汗管膨胀破裂,汗液渗出邻近组织,潴留于皮内而形成痱子。
攻略:
夏季要常为宝宝洗澡,保持皮肤,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折部位的洁净干燥。
穿的衣服宜宽松柔软、吸湿透气,并应勤换洗。
发现宝宝生痱子后,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局部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皮肤疖肿
表现:
红肿的小硬结,顶部有脓头。成因:
细菌从毛囊或汗腺侵入后,引起单个毛囊或皮脂腺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盛夏,宝宝皮肤受到细菌感染时,很容易长疖肿。特别需要注意长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小疖肿,如果宝宝用手抓挤,细菌会随血液逆流进入深层静脉,引起败血症,脓毒血症;如果细菌进入颅内的静脉窦,可导致严重的海绵窦血栓静脉炎,甚至脑脓肿而危及宝宝生命。
攻略:
妈妈要经常给宝宝洗澡、洗头,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随时保持皮肤清洁,使细菌无处安身。
宝宝长疖子,尤其是面部的小疖肿,千万不要随意挤压,医院治疗。
3、疱疮
表现:
黄豆或更大的脓疱,周边炎症性红晕。成因:
多发于7月~9月,先有痱子等其他皮肤病,宝宝抵抗力差或出现皮肤轻微损伤,引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分为大疱型脓疱疮和非大疱型脓疱疮。大疱型脓疱疮好发于新生儿,初起时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发小水疱,1~2日内迅速增大到直径2厘米以上的浅表性大疱,开始疱液为淡黄色,清亮。1天后疱液变混浊,脓疱破溃后,遗留表浅的糜烂面,干燥后形成淡黄色脓痂。少数患儿会出现乏力、发热、腹泻等全身症状,也有的宝宝会并发急性肾炎;个别的会因并发金葡菌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而危及生命。非大疱型脓疱疮包括原发的传染性脓疱疮和继发的脓痂型脓疱疮,当幼儿皮肤受到感染后,开始局部皮肤出现一个2~4毫米的红斑,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小水疱或脓疮,很薄的疱壁,很容易破溃,渗出液干燥后,形成典型的黄色痂,覆盖在浅表糜烂的表面。容易继发丘疹样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攻略:
预防脓疱疮关键是注意皮肤卫生,做到天天为宝宝洗澡。
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皮肤损伤;发现患儿要及时隔离,尤其在托幼机构,患儿接触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适当给幼儿口服和外涂抗菌素类药物,症状在两三天后就会明显改善,但治疗须持续一周以上。
4、凉席皮炎
表现:
局部红肿、起一些小红疙瘩,感觉刺痒、疼痛。成因:
旧凉席没有清洗干净,缝隙中寄生着螨虫等小虫,宝宝易被虫咬;新凉席中含有某种致敏原,过敏体质的宝宝接触凉席的背部、腰腿部等处皮肤会发生过敏反应。攻略:
家长不要让宝宝睡新凉席,旧凉席应擦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
过敏宝宝睡觉时凉席上铺一层棉布,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凉席。
对草凉席过敏的宝宝,可改用竹凉席。
宝宝睡的凉席要保持清洁,每天擦拭,防止滋生螨虫。
爱出汗的肥胖儿,妈妈要在凉席上铺上吸湿的棉布,以防汗液浸渍皮肤。
如果宝宝睡凉席引起皮肤炎症,可用温开水将患处皮肤清洗后擦干,洒上痱子粉或抹上皮炎平软膏,病情严重的应去皮肤科就诊。
5、虫咬皮炎
表现:
红肿,红斑块、水疱,甚至大疱,痛痒钻心。成因:
?
宝宝的脸蛋、胸背、四肢等处被蚊子、跳蚤等各种小昆虫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上述症状。攻略:
家长应格外注意居室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滋生昆虫,地毯、凉席等要保持干燥洁净。
采取防蚊措施,安装纱门、纱窗;夜晚睡觉时挂好蚊帐。
晚上带宝宝在外面乘凉,穿上长袖衣裤或喷搽防虫液。
宝宝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搽清凉油、风油精,要避免宝宝反复搔抓,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6、日光性皮炎
表现:
红斑、水疱。成因:
宝宝在阳光下玩的时间过长,皮肤晒太阳过度就会出现弥漫性红斑,严重的可引发水肿性水疱、大疱,宝宝会因灼痛而哭闹不安。攻略:
夏天带宝宝外出玩耍宜在上午9时之前、下午6时之后,避免宝宝在烈日下曝晒。
如带宝宝外出旅游时,要打遮阳伞、戴宽边帽;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涂搽防晒乳液。
7、毛虫皮炎
表现:
红斑或风团、水疱。成因:
宝宝皮肤接触桑毛虫、刺毛虫、松毛虫等毛虫身上的刺毛后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一般在数小时后,接触刺毛的皮肤会出现许多水肿性红斑或风团,偶尔也出现水疱,瘙痒难忍。攻略:
夏天带幼儿郊游或在树林中玩耍时,要穿上长袖长裤,防止树上的毛毛虫掉到身上。
一旦发生毛虫皮炎,禁止搔抓,可在受损皮肤处涂炉甘石洗剂,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8、沙土皮炎
表现:
幼儿丘疹性皮炎、摩擦性苔藓样疹。成因:
宝宝娇嫩的皮肤受到沙土、水、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及汗液浸渍,引起皮肤发炎。初起时手背、手腕处出现许多密集的如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痒,严重者皮肤出现肿胀、糜烂、流水等。有的患儿前臂,大腿或臀部也会发生皮炎。攻略:
教育宝宝不要玩沙土,莫让宝宝长时间玩水、肥皂等,以免皮肤受到刺激发炎,也不要穿开裆裤坐在地上玩。
宝宝得了沙土皮炎后,可用鲜马齿苋克洗净煎水,稍温后洗搽患处,每日2~3次。如糜烂流水,炎症较重者,医院皮肤科治疗。
◎本文版权归星宝宝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说明并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主编
让女人更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