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至今,官方诊治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894936.html

健驰学术:专注感控,专业解决,使命担当

新型冠状病毒(-nCoV)感染肺炎病例持续增加。

截至年1月22日18:30,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例,疑似例,治愈25例,死亡9例。

湖北省确诊例,疑似病例数待确认,治愈25例,死亡9例

北京市确诊10例

广东省确诊26例,疑似1例

上海市确诊9例,疑似10例

浙江省确诊10例

云南省确诊1例

福建省确诊1例

四川省确诊2例,疑似5例

山东省确诊1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疑似2例

贵州省疑似1例

安徽省确诊1例,疑似4例

海南省确诊4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疑似1例

吉林省疑似1例

江西省确诊2例

天津市确诊4例

河南省确诊1例

重庆市确诊5例

辽宁省确诊2例

澳门确诊1例

山西省疑似1例

台湾省确诊1例

香港疑似例

黑龙江省疑似1例

湖南省确诊1例

能责当身者,当作榜样。

李兰娟院士自18号急赴武汉、北京,走现场定方案,列席国务院常委会,参加新闻发布会。

今凌晨2时落地杭城,一早即出诊。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如此大医精诚,叫人动容。

健驰,向各位在一线直面疫情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新型肺炎疫情是否存在瞒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主任许树强回应,1月11日起开始每天更新疫情最新动态,从1月20日起,每天汇总发布各省发布新增病例数量,而后将坚持每天及时发布信息,直到不需再发布信息。

病毒存在变异可能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专家研判认为,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目前没有证据说已出现“超级传播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称为超级传播者。

对于目前确诊人数激增是否因为出现“超级传播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我们对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处于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对它的知识。所以,我们还没有证据说已经有了超级传播者。

钟南山发言表示:如果听任传播继续发展,病毒不断变异,确实可能产生(超级传播者)。

如果及时切断,就能减少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如果真的出现了第三波,也就是超级传播者,就要有更加严格的隔离和医疗救治。

春运开始了,如何防治疫情扩散?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春节后,输入性病例应该会增加。随着疫情的发展,以家庭为聚集的小范围传播可能会越来越多,但社区大规模爆发的风险不大。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大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强化应对处置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是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管理。(依法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二是成立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外事、后勤保障、前方工作等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

三是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实行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从1月21日起国家卫生健康委每日汇总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数据。

四是指导武汉市制订完善病例诊治、应急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处置、采样检测等技术方案。

五是加大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力度,充分发挥相关科研、专业技术机构和专家作用,尽快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监测病毒毒力、传播力的变化,做好应对疫情变化的技术准备,适时启动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

六是进一步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继续主动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疫情信息沟通。

七是部署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春运期间的防控措施。

目前证据确实显示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但病毒在突变

国家卫健委22日新闻发布会上称,病毒和人类的关系就像“猫鼠游戏”。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从野生动物及被污染的环境中来,一开始是动物传人,但病毒在适应突变。

目前证据确实显示儿童、年轻人对病毒不易感。

对确诊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

针对此次疫情特点,将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

一是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二是保证及时支付患者费用,特别是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兜底保障作用,打消患者就医顾虑。对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

医院,医保部医院垫付压力,患者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

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对百步亭百家宴回应

今年之所以继续举办这个活动,是基于之前我们对这一次疫情传播是对人与人之间有限性传播的这个判断,所以对这件事预警不够。

这一次百步亭聚集活动,虽然目前还没有交叉感染的情况,但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明确的“人传人”这个判断出来以后,我们迅速采取很多措施,当然也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武汉同济、武汉协和专家组制定的-nCov诊疗指南内容包含哪些?

医院专家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

1.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

经过病毒序列比对分析,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根据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保持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等临床症状,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影像学表现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除影像学表现外,患者还可出现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D二聚体升高,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3.发热患者合并哪些症状要怀疑被感染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肺炎,人群对这种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具有人群易感性,如果接触病毒数量大,或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的患者,极易出现感染。

根据前期诊治经验,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患者发热的同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判断为疑似病例。

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nCoV核酸阳性,就可确诊。

对于所有疑似病例,需要就地医学隔离,对于轻症患者,可在门诊隔离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所有回家观察的患者都应该要求其一旦出现任何疾病的恶化表医院集中治疗。重症病例者、危重症病例者,需住院治疗。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鉴别的疾病

由于此种肺炎患者往往有发热,双肺弥漫性、浸润性病变,首先需要与其他类型肺炎进行鉴别,例如细菌性肺炎,或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等非病毒性肺炎,但细菌性肺炎患者往往血象较高,且以单肺为主,咳嗽时可有脓痰;其次,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相鉴别。

很多病毒都会引起肺炎,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肺炎,但这些病毒感染引起肺炎概率相对较低,数量相对较少,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肺炎几率较高,传染性较其他病毒性肺炎强;另外,还需要与间质性肺疾病尤其是急性间质性肺炎相鉴别,主要从流行病学、影像学表现等来进行鉴别。

5.抗病毒药、抗菌药物以及激素应用需要注意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对于轻症患者,建议根据患者病情静脉或口服给予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如莫西沙星或阿奇霉素。对于重症或危重患者,给予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以治疗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对于脓毒症患者,应在初次患者评估后一小时内给予抗微生物药物。

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毒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导致病毒播撒,另一方面其可以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缺氧、呼吸窘迫症状,除非特殊原因,应避免常规皮质类固醇使用。

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等药物。

若有地方性流行病学史或其他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旅行史或接触动物流感病毒)时,经验疗法应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或者膜融合抑制剂(阿比多尔)。

6.老人、孕产妇病情进展相对更快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当然,很多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以后因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ARDS或脓毒症表现,也不能掉以轻心。

7.出院患者要按时随访

目前有部分患者已经治疗好转出院,尤其是轻症患者,在出院之前,要常规进行核酸检测,连续2天核酸检测阴性,且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影像学表现明显好转,可以考虑出院,定期随访。在随访中要注意防范再次出现感染,并居家隔离一段时间,以保证病情完全康复。

《医院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

1.发热37.3°C,仅有畏寒(往往先出现)、咽痛咳嗽,无呼吸困难:

CRP10mg/L,仅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注意淋巴细胞绝对值。

若淋巴细胞绝对值大于1.1G/L,暂时不做胸CT和病毒学检测。医嘱:严格居家隔离,不适随诊,外出就医时戴口罩。可口服阿奇霉素(希舒美)或阿莫西林。

说明:早期患者可以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但CT可以显示局限性磨玻璃片状影。

设定体温上限是给发热门诊医生一个可循的章法,将这类患者交由社会力量进行居家隔离,动态观察。鉴于当前情势下,患者恐惧情绪需要安抚,处方口服阿奇霉素(希舒美)或阿莫西林不仅可以安抚患者情绪,也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发热37.3°C,有咽痛咳嗽,但无呼吸困难:

血常规+CRP+甲乙流和合胞病毒核酸+肺CT。

说明:发热37.3°C作为界定值,并不能有效甄别出非感染患者,但严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以体温≥38.0°C的界定值。在当前情况全社会已经动员起了来了的情况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负担逐步会缓解,严格标准,有利于有效切断轻症患者在人群传播。

3.若肺CT提示病毒性肺炎:

由辅助人员用手机照下电子病历和胸CT片。CT片放在阅片灯上照下来,需要照高像素图以便于识别,6~8个视野一张图最好,然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lx/5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