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08/5745578.html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未满月(出生8天内)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4小时即出现黄疸,-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易引发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形成病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3、胆汁排泄障碍

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临床表现

(一)病史

1、黄疸出现时间4小时内出现共同疸者应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其次再考虑CMV等先天性感染;~3天者以生理性黄疸最常见,ABO溶血症亦应除外;4~7天者以败血症,母乳性黄疸较多见;7天后呈现黄疸者则败血症,新生儿肺炎,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均属可能。

、黄疸发展迅速新生儿溶血症最最快,其次最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及胆道闭锁发展较慢而持久。

3、粪便及尿的颜色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4、家族史家族有蚕豆病患者应考虑是否G6PD缺陷病;父母有肝炎者应除外肝炎。

5、妊娠史,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提示产时感染),临产前母亲用药史等。

(二)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4周。

疾病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1~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

重症时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z/7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