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可是,遇到孩子发热时,家长还是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即使是一些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会焦虑。由于老一辈传统观念等等的影响,直到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发热时,都难免走进误区。
那么,家长到底如何正确判断以及处理方法是什么?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来和您说说。
△本文稿根据《微课丨陈璐:孩子发热如何评估?你的处理方式真的对了吗?》,由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编辑整理,本文所示观点仅供参考,请勿照搬照套!
发热为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急诊与住院原因。≤1周的发热为急性发热,对5岁以下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判断与治疗有利于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发热的定义1机体的体温在每个个体间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测量方法,体温也不相同,发热的定义就是体温高于平时每日的体温水平。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波动,幅度不超过1℃,体温的最高点一般是下午6点,最低点为清晨6点。经直肠测定的体温最精确,经耳测定的体温方便,快速。小儿年龄越小,体温调节越差(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良,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活动能力弱),故体温极易波动。
目前大多采用直肠温度≥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高热临界值大多设定为39℃或39.5℃,有的采用40℃。不能以发热的程度预测发热的病因及疾病的严重程度,但当3个月的患儿体温≥38℃、3-6月婴儿体温≥39℃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腋温和肛温至少相差0.5℃,耳温与肛温相差0.74-1.34℃,前额化学测温与肛温相差1.2℃(准确度较差,不建议采用)。
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玻璃水银体或电子体温计
玻璃水银体或电子体温计检测口腔或肛温经济有效,但水银测温计易断裂,发生水银泄漏,导致玻璃碎片损伤,用于婴幼儿应慎重。
?电子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是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的理想工具之一。新生儿可采用腋下电子温度计测体温,1个月-5岁儿童可采用腋下电子测温,肛门电子测温。
肛温
肛温的正确测量方法:在末端擦上少许凡士林等润滑剂,最好的姿势是让幼儿腹部朝下俯卧,并将小孩放于成人的大腿或床上,用一手扶着幼儿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将体温计伸入距肛门口深度约1.5至2.5cm处,电子体温计伸入2-3cm,不要过深。
测定耳温
测定耳温时,注意耳温枪在耳朵里面的角度必须正确,过多的耳垢会干扰测量结果,两耳温度不同,以较高温度为准。
??测量口温?
测量口温时,在测量前30分钟不宜饮用热水或冷水。
那些因素会影响体温的测量:无论身体产热增加或散热不良,都会使体温上升,例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喝热水,运动,泡热水澡,长时间晒太阳,穿太多衣服或盖太多被子等。如果要确定没有生病发热,就必须避免上述因素,并静坐休息15到30分钟后再量体温。
摸小孩的皮肤看有没有发热的方法准不准:摸皮肤判断有没有发热的方法很不准确,所以当小孩生病的时候,一定要用体温计才能正确判断小孩有没有发热。根据国外的研究,母亲用手只能正确判断74%有发热的小孩,而护理人员的正确判断率则只有42%。
发热的热型和临床意义2·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和伤寒的高热期。
·驰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度。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度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发热的临床过程31)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颤等现象,这时候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可有骤升型和缓升型。骤升型体温在几个小时内达到39-40℃,常伴有寒颤,这期间,小儿容易发生惊厥。缓升型为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有寒颤。
2)高热期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可持续数周。
3)体温下降期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源作用的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发热的利弊4利:机体炎症反应中的组成部分,在抗感染方面起一定作用;在体温38-40℃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最强,并杀灭大部分细菌;中性粒细胞制造更多的过氧化离子,更具活性的干扰素;细菌和病毒的复制直接受到抑制
弊:代谢率增加;氧耗增加;二氧化碳产生增加;体温升高1度,基础代谢率增加13%,高热影响消化功能(降低消化酶的活力),可导致婴幼儿腹泻,脱水而进一步发生代谢障碍;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需求增加,体温升高1度,心搏加速约15次/分(尤其对休克或心肺异常的儿童则是个问题);加重脑损害,高热可增高颅内压(每升高1度,颅内血流量增多8%),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烦躁,头痛,或高热惊厥)或抑制状态(谵语,昏睡,昏迷等)尤其在婴幼儿多见;高热时消化道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缓慢,可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持续高热可使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恢复健康。
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41℃以下的发热不会对病人脑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伤害,极度高热有时会使意识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一般口语中传说发热把小孩脑子烧坏的事例,都是因为那些小孩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热只是这些疾病的症状表现之一,真正影响的是脑部严重感染病症。
未完待续。。。
微课花絮如遇相关健康问题
请来电咨询
▼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儿科:
()
傅玉梅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儿科首席医师
擅长: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对儿童及新生儿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致力于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对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胃食管返流,幽门菌感染,小儿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心得。
陈璐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儿科主诊医师擅长: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呼吸系统,泌尿道感染,血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新生儿的保健和疾病诊治也有一定的经验。
李霞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儿科主诊医师
擅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小儿呼吸道疾病特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咳嗽、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小儿其他常见病的诊治等。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了让患者享受温馨优质的专业服务以及医学阳光的温暖,特此在”分答“平台上展开了#SIMC答患者问#专区,欢迎大家提问噢!
请戳?“阅读原文”
或者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