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是头号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那常见的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重口味的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谁?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它天然存在于海水、沿海环境、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并且生命力十分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它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
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是什么?
近年来,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已跃居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榜首,发病高峰期是夏、秋季。主要是因摄入未经烧熟煮透的海产品或其他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即食食品而引发。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胃肠炎,如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等症状,腹泻多呈水样便,病程常为2-3天,恢复较快。
不可不防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谁?
沙门氏菌(Salmonella)常常寄居在人和动物体内,常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其中生鸡肉最易被污染。沙门氏菌污染具有隐蔽性,由于它不分解蛋白质,被其污染后的食物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变化。
沙门氏菌的危害是什么?
虽然沙门氏菌可以全年无休地危害人类健康,但夏、秋两季是沙门氏菌最活跃的季节。常见的感染症状是呕吐、腹泻、腹痛等,重者可引起脱水、休克,甚至引发败血症。
产“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谁?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简称为金葡菌,健康人的咽喉、鼻腔、皮肤上常有它的踪迹,伤口化脓感染处和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更是它的主要聚集地,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带菌率超过80%。常污染蛋白质或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如:奶和奶制品、肉和肉制品、糕点、剩饭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危害是什么?
金葡菌本身的杀伤力有限,但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可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这种毒素才是真正的“致病元凶”,它的耐热性很强,普通的烹煮过程无法将其完全破坏。
吃货们,今天的学习就先到这里,食源性致病菌的种类还有很多,我们下次继续。另外大家肯定很关心如何来预防?额!请参考上一课《食品安全五大要点》。
(图片来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