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秋冬季,呼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逐渐转凉,适宜的气候让一些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有了较好的繁殖环境。此外,一些幼儿机构、学校、办公室等人群集中的场所通风条件不足,人们不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在受凉后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病原微生物伺机侵袭人体,尤其对于一些儿童、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呼吸道传染病非常容易找上门。

1.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患者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喷出带有病菌的飞沫,通过飞沫进行传播。

空气传播:患者产生的飞沫核,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存在,通过空气传播病原。

接触传播:患者排出了病原,接触污染的物品,如健康人接触污染的桌面。

2.

常见的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人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如年全球范围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

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等为主要特征。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麻疹病毒可存在于口、鼻、咽、眼的分泌物中,通过咳嗽、喷嚏等进行飞沫传播。我国自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显著下降,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聚集性的流行。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发病较多,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学龄前儿童易感。临床上以前驱期短、低热、皮疹和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该传染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短,预后良好,但孕妇人群在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后,可通过胎血屏障感染胎儿,可导致先天性胎儿畸形、死胎、早产等,统称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目前,主要通过免疫接种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等。该传染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儿童。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一般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一般由咳嗽、喷嚏等飞沫经空气传播,2岁以下的婴幼儿为易感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瘀斑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我国普遍采用A群荚膜多糖菌苗预防接种,保护率达90%以上,副作用少。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是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通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眼部及胃肠道(如腹泻、胃肠炎)的感染,少见肝脏和膀胱的感染,传播途径为飞沫和接触传播。腺病毒相关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常暴发于高度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中,在家庭、学校、医院等群体中可引起流行,患者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尚无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腺病毒疫苗。

3.

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01

进行疫苗接种,流感、麻疹、流脑等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可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接种。

0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

03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04

保持家庭、办公场所的通风和卫生条件。

05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感染者的接触机会,必要时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来源:福建疾控

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

东方新城幼儿园

编辑:陈秀萍

审核: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6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