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利比里亚脑膜炎球菌败血症病例最新情况

此为对年5月5日和5月10日发布的疾病暴发新闻“不明原因聚集性死亡—利比里亚”的最新情况。

年4月25日,利比里亚卫生部向世卫组织和合作伙伴通报,该国锡诺县发生了一起病因不明的聚集性突然死亡事件。这起事件始于年4月23日,当时有一名11岁女童于年4月22日参加了宗教领袖的葬礼后,因腹泻、呕吐及意识模糊入院。该儿童在入院后不到一小时死亡。

4月23日至5月7日期间,在3个县(锡诺、大巴萨和蒙特塞拉多)共报告发生了31例与参加葬礼有关的不明原因疾病病例,含13例死亡,另有1例伴有神经后遗症。多数病例没有发热症状,但存在腹痛、腹泻、呕吐和意识模糊。一些患者出现紫癜和/或瘀斑。大多数病例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通过家庭或学校都存有相互联系。除两位病例外,其它人都曾参加过葬礼,他们随后被确定为指示病例的接触者。

卫生部于年5月8日向合伙伙伴和公众通报,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对病人标本所做的检测呈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型C阳性。因此这次疫情被列为脑膜炎球菌病疫情。这31例病例中共有14例被随后得到确认,或是由于在利比里亚国家参比实验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临床标本所做的检测发现存在脑膜炎奈瑟氏球菌C,或是由于出现暴发性紫癜而作出了临床诊断。除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对三个病例的血清学检查结果做了检测外,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和南非约翰内斯堡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进一步证实了实验室结果。这次疫情的短暂特性与往常不同,由此提出了存在协同因子的假设。

此外,该国卫生部在年5月8日向合作伙伴和公众通报,美国疾控中心对三个病例的尿样所做的毒理学调查并没有将疫情病因指向中毒。对样本做了农药代谢物和有毒金属检测。

卫生部于年6月20日获知,在奥地利维也纳分析化学中心对葬礼期间食用的食物样本、水和软饮料所做的毒理学调查结果并没有提示存在中毒情况。对逾种真菌和细菌毒素所做的样本检测,要么未检出任何情况,要么数值处在监管限量以内。

公共卫生反应

在世卫组织、美国疾控中心、非洲现场流行病学网络(AFENET)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卫生部在获得疫情警报后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现场调查工作。在疫情开始阶段,没有确定疾病种类,在预警24小时以内就排除了埃博拉病毒病。

利比里亚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开始牵头负责疫情应对工作。世卫组织、美国疾控中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无国界医生组织加强了现场应对,国际协调和信息共享工作得到了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GOARN)的支持。落实了以下应对活动:

出自锡诺的大多数病例都在本县首府医院得到处理,并按照埃博拉病毒病操作规程获得治疗。

医院采取了感染防控措施。

积极开展病例搜查,并对已确定的葬礼参加人员和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21天的随访。

对两个病例作了尸体解剖。

采集了约70份实验室检测标本(58份临床标本和12份食品样本),并将其送往马吉比县的国家参考实验室、美国、法国、南非和奥地利。

向所有参加者、病例接触者、卫生工作者和埋葬工作人员发放了化学预防药物。

讨论了C型脑膜炎疫苗接种策略,但因缺乏二代传播而没有实施。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开展社会动员。

世卫组织风险评估

在对这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没有清晰认识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复发风险。然而,根据目前对脑膜炎球菌病流行病学的了解,该风险被认为较低。

对这一事件做出的有效和及时应对,是利比里亚在年埃博拉病毒病大规模疫情之后发展起来的专门技能的结果。这使得本次事件得到快速确认,实施检测并将埃博拉病毒病排除在疫情病因之外,确定接触者并对其实施追踪,以及该国与合作伙伴合作,对人体和环境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从而确定了病因。

世卫组织建议

根据目前就这次事件获得的信息,世卫组织并不建议对利比里亚采取任何旅行和贸易限制措施。

世卫组织建议将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作为易流行疾病,与由脑膜炎奈瑟氏球菌引起的脑膜炎一道纳入利比里亚常规监测。

(来源: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