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是一类具有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第一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是萘啶酸,其抗菌谱窄,仅对部分大肠杆菌等G-杆菌有效,口服吸收差,且副作用较大,目前已淘汰。

第二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是吡哌酸,对G-杆菌包括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有效,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较萘啶酸少,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道与肠道感染。

第三代喹诺酮类代表药物为诺氟沙星,具有以下共同点:①抗菌谱广,尤其对G-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②本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当细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耐药仍可选择此类药物;③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口服吸收良好,口服吸收良好,可静脉给药。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t1/2相对较长,大多为3—7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多数经尿道排泄,尿中浓度高;④临床应用广,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前列腺炎、淋病及G-杆菌所致的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⑤不良反应少,常见的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偶有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停药后可消退;⑥价格低廉。

作用机制:

1.DNA回旋酶:是喹诺酮类抗G-菌的作用靶点。

2.拓扑异构酶Ⅳ:是喹诺酮类抗G+菌的作用靶点。

3.其他: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还存在其他机制,如诱导菌体DNA修复从而造成DNA错误复制,导致细菌死亡;高浓度喹诺酮类可以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

1.呼吸系统感染:常用于G-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和支气管炎。

2.泌尿生殖道感染:对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泌尿系感染具有快速杀菌作用。环丙沙星是铜绿假单胞菌性尿道炎的首选药。

3.肠道感染与伤寒:首选用于治疗志贺菌引起的急、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以及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的胃肠炎(食物中毒)。

4.其他:包括G-杆菌感染所致的骨髓炎、关节炎、菌血症,以及G-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食欲减退等。

2.中枢反应:头痛、失眠、眩晕等,并可致精神症状。

3.过敏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

4.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脏损伤。

5.光敏反应:过敏反应呈剂量依赖性,表现为光照部位皮肤出现瘙痒性红斑,严重者出现皮肤溃烂、脱落,停药后可恢复。

6.本类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孕妇、未成年儿童应慎用。

7.其他:可见肾损伤、跟腱炎、心脏毒性与眼毒性等,停药后可恢复。

注意事项

1.不宜常规用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用于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于喹诺酮类过敏者。

2.避免与抗酸药、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同服。必须合用时,应隔2—4小时服用。

3.喹诺酮类与茶碱类、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可能加重喹诺酮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应慎用或避免合用。

4.用药期间应避免日照。

赞赏

长按







































治好白癫需要的费用
昆明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zl/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