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957719611034263&wfr=spider&for=pc

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型三三制:皮肤-眼-口腔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型和全身播散型各占三分之一。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10天

患者性别:男

因“肝大、瘀斑”外院转入。

患儿足月顺产娩出,出生正常。母孕中期TORCH检查阴性,分娩前1周有发热史,家庭成员否认生殖器疱疹及单纯疱疹病史。

入院时T38.2℃,哭声弱,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唇周发绀、咽充血,肝右肋下约5cm,质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s,采血穿刺点皮下肿胀明显,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斑,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s。出现低氧血症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D-二聚体20mg/L,PTs,FIB0.6g/L,APTTs,TT69s。ALTIU/L,ASTIU/L,LDHIU/L,CK-MBIU/L,血氨μmol/L;EB及巨细胞病毒DNA检测、肛拭子人肠道病毒基因测序阴性。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美罗培南抗感染、抗休克、血浆等救治约14小时,患儿病情仍持续恶化,于生后10天(转院后的当日)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回报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Ⅰ型感染。

相关知识点

HSV属DNA病毒,包括HSVⅠ型和HSVⅡ型。新生儿HSV感染率为0.2‰~0.5‰,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预后差。HSV感染多通过产道传播(85%),部分为胎盘(5%)、医院内传播(10%)。本例患儿顺产娩出,母孕中期TORCH检测为阴性,产前1周有发热病史,推测为母孕晚期感染传播可能性大。

HSV感染根据临床表型可分为皮肤-眼-口腔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型和全身播散型。全身播散型是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常表现为病毒性脓毒症,主要累及肺脏和(或)肝脏。本例患儿表现为黄疸、发热、肝功能损害,继而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属全身播散型。

新生儿感染HSV后症状不典型,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常难以确诊。血清IgM抗体在感染10天后才出现,在新生儿中容易漏诊;荧光定量PCR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但对无皮损和无症状的患儿不能检出;病毒培养虽敏感但耗时长,不适用于临床。

本例患儿无皮疹,父母否认疱疹病毒感染史,早期感染指标(WBC、CRP及PCT)升高,短时间内发生肝损害、凝血功能障碍,易误诊为细菌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最终通过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明确HSVⅠ型感染。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在识别病原菌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价钱昂贵,还不能普及开展,对于高度怀疑存在感染而找不到病原体的患儿,可以进行该项检测,以明确病原,尽早使用无环鸟苷能干预病毒DNA聚合酶,抑制HSV复制,减少后遗症,降低病死率。

既往笔记

单纯疱疹病毒脑干脑炎

人类疱疹病毒6型:幼儿急疹

坏死性脑病

-12-24

李永军

谢谢您的认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yz/9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