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有关糖尿病知识的讲座报告

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07/4304149.html
最近的一项大规模人群调查研究显示,在中国普通成年人中,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总体上估计,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有60.7%未得到确诊。还有15.5%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广大民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对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如何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更是不容忽视。针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未诊断率高,经诊断后不认真积极治疗的患者比例较大这个特点,大范围深入的健康知识宣教十分必要。必须让广大民众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发病率较高的糖尿病,应尽早诊断和干预治疗,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善至关重要。为了满足大家对糖尿病预防和保健知识的需求,由于时间有限,下面只能简单地给大家报告一下。一、高血糖是怎么来的?人体获得食物后经消化转变成葡萄糖,人体储存于肝脏中的肝糖原及肌肉中的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还有获取食物中的脂肪及蛋白质也可转化为葡萄糖,这些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就成为了血糖。血糖浓度在一天中是波动的,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空腹时在3.9--6.1mmol/l之间波动,餐后2小时血糖稍高,但应该小于7.8mmol/l。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对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人体胰腺中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胞团,叫胰岛,其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它在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至关重要。当人体胰岛素的分泌相对减少或者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都会引起血糖的浓度过高。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糖尿病的诊断是以静脉血糖为标准的,当血糖浓度符合以下标准时,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2次检测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2)2次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3)2次检测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浓度》11.1mmol/l;(4)糖化血红蛋白大于或等于6.5%。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而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需要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还是糖耐量异常。三、怎样及早发现糖尿病?及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积极的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当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引起警惕,医院就诊,检测血糖等各项指标,以明确诊断。(1)无明显原因体重减轻者。特别是平素身体肥胖,而饮食情况无特别变化,体重持续减轻者。(2)家庭中有糖尿病患者并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3)分娩过巨大胎儿(体重超过4KG)者;或有壬辰并发症。(4)有反应性低血糖者。(5)肢体溃疡持久不愈者。(6)肥胖者。四、糖尿病有哪些症状?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典型症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在发病的早期,绝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一些不引人注意的不舒服。等到他们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时,其实他们已经受到高血糖损害已经数年(平均约为七年)了。高血糖的常见症状有:(1)多尿,皮肤干燥及脱水。(2)极度口渴。(3)恶心呕吐腹部不适。(4)厌食,体重减轻,虚弱无力。(5)心跳加速,呼吸缓而深。(6)血糖测试值升高;尿糖测试呈阳性反应。五、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1)导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2)全身广泛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细,红细胞不易通过,组织细胞缺氧。(3)肾脏出现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等。(4)眼底视网膜毛细血管出现微血管瘤,眼底出血,渗出等。(5)心脑及下肢等多处动脉硬化。六、糖尿病有哪些危险的并发症?糖尿病是“无形杀手”,因为其本身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和不适,但在确诊糖尿病之前12年,患者的胰岛功能就要异常了。在此之间,糖尿病的并发症会逐渐形成。许多患者往往不是死于血糖升高,而是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其比例高达75.6%。糖尿病的危险并发症常见的有:(1)低血糖反应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易发生在刚刚使用或加大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时,以及吃饭前发生低血糖。其常见症状有颤抖、焦虑、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饥饿、麻刺感;严重时,还会有神志不清、协调能力差、头晕、视力模糊、言语不利、耳鸣、行为异常及昏迷等。(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该疾病可引起心梗、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等。(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4)糖尿病眼病常见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视野中心暗点,中心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眼前有“飞蚊症”;不明原因的眼压升高。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中老年人致盲的一项最常见的原因。(5)糖尿病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出现下肢或眼脸水肿、血压升高及出现贫血等,为时已晚,肾功能已经无法恢复,将逐渐衰退恶化,最终将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6)还会出现其他的一些并发症,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足等。七、患了糖尿病需要做哪些常见的检查?(1)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不良者,应2-3天测定一次全天血糖谱(三餐前后、睡前、夜间共八个时点);血糖控制良好者,每月抽查2-4次即可。(2)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每三个月检测一次即可。以确定患者代谢控制是否已达到并维持在控制目标内,同时可以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3)眼底检查眼底无异常或轻微病变者,最好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已有中、重度眼底病变者,建议3-6个月检查一次。只要重视早期眼底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4)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该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5)胰岛功能检测空腹及餐后0.5、1、2、3小时血浆血糖、胰岛素和C-肽浓度的检测,是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最准确的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建议每年检测1-2次胰岛功能。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和C-肽浓度很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和C-肽浓度往往正常或稍高,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胰岛功能会逐渐衰退,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者,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明显减退,就要考虑外源性胰岛素治疗。(6)骨密度检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易发生骨质疏松。(7)周围神经检测以便对早期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8)血脂至少半年检测一次。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9)肝肾功能每三个月检测一次。血糖的稳定离不开肝肾功能的正常,很多糖尿病药物也都要通过肝肾代谢。八、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原则是什么?(1)每日总热量需要,碳水化合物占60%,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15-20%,进行分配。(2)碳水化合物为主食,主要是米面类和一定量的杂粮,忌食各类甜品副食、含糖饮料等。(3)蛋白质供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以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4)脂肪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供应不宜超过1/3。(5)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应在40g以上,主要来源于粗粮、绿叶蔬菜、豆类等。(6)糖尿病人可进食少量含糖成分较低的水果,也可用西红柿、黄瓜、菜瓜等代替水果。九、糖尿病患者最适宜的运动有哪些?糖尿病患者最适宜的是有氧运动,强度小,节奏慢,运动后心跳呼吸稍有增加。所以在选择项目时,要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主张选择适量的、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使全身各处都能得到锻炼,推荐项目有:散步、广播体操、太极拳、慢跑、中快速步行、骑自行车、打羽毛球或兵兵球、游泳及划船等。有兴趣爱好者可跳交谊舞、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和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适宜,又令人感动很有兴趣,有利于长期坚持,是很适合糖尿病患者采用的运动方式。剧烈的运动,过长时间的运动及过度屈伸或倒立性运动不适合老年或有较重并发症的患者,否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和眼底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十、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应用情况?(1)主要治疗Ⅱ型糖尿病。(2)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包括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瑞格列奈(孚来迪)。主要作用机制是胰内作用,即通过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磺脲类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3)对老年及有肾功能受损的病人,以首选格列喹酮(糖适平)为宜。(4)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主要与用量过大或进食减少有关。以格列苯脲(优降糖)发生率最高。(5)双胍类降糖药,常用制剂为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机制为胰外作用,即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无氧酵解为主),抑制葡萄糖异生,并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6)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易致高乳酸血症与乳酸性酸中毒,在老年病人尤其是有缺氧,心肺及肾功能不全状态下尤易发生。但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反应。(7)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用制剂为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其作用机制为减慢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主要作用为降低餐后血糖。(8)胰岛素增敏剂,常用的有罗格列酮(文迪亚)和吡格列酮(欧迪贝)。主要作用机制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对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有心力衰竭的病人要避免使用。(9)联合用药治疗,可减少二者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发生率。胰岛素+格列齐特等或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格列齐特等+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或吡格列酮。十一、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应用情况?(1)Ⅰ型糖尿病病人应无条件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2)Ⅱ型糖尿病在特定情况下亦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如有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失败,各种应激、感染、手术、妊娠、分娩等。(3)对口服降糖药有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坚持用药者亦可改为胰岛素治疗。(4)胰岛素针剂有:普通胰岛素(短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针(诺和灵R笔芯)(长效)及甘精胰岛素针(来得时)(长效)。(5)胰岛素的用量是从低剂量开始,长期使用,不存在疗程问题。(6)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主要与用量过大或饮食减少有关,只要认真监测血糖,逐步调整胰岛素用量并保证定时定量饮食规律,就不会发生低血糖反应。十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保健有哪些?(1)加强血糖的检测尽量控制在理想的目标。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2)加强血压、体重、血脂的控制理想目标为血压小于/80mmHg体重指数(kg/m2)男25女24总胆固醇4.5mmol/l甘油三酯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3)重视饮食疗法,避免饮食过量,减少脂质和糖分的摄入,特别注意不要摄入过多含有大量果糖的水果。下面列举16种能够降低高血糖的食物。如洋葱、南瓜、黄瓜、苦瓜、菠菜、小扁豆、黄鳝、薏苡仁、芹菜、藕、萝卜、韭菜、山药、芋头、肉桂、银耳。(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yz/7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