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可按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分成高排低阻型(高动力型)周围血管舒张,心输出量增加和低排高阻型(低动力型)。(一)分型1.低排高阻型多见,血管收缩反应为主,表现:皮肤苍白、湿冷、甚至发绀,尿少或无尿——冷休克(G-)。2.高排低阻型血管扩张,皮肤温暖、干燥、色红、尿量不减——暖休克(G+)。感染性休克的两种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冷休克(高阻力型) 暖休克(低阻力型) 神志 躁动、淡漠或嗜睡 清醒 皮肤色泽 苍白、发绀或花斑样发绀 淡红或潮红 皮肤温度 湿冷或冷汗 温暖、干燥 毛细血管充盈的时间 延长 1-2秒 脉搏 细速 慢、有力 脉压(kPa) 4(30mmHg) 4(30mmHg) 尿量(/h) 25ml 30ml(二)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常见的病原体为革兰阴性细菌(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血流动力学又有不同类型,故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抗休克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治疗休克。具体说包括5点:1.控制感染(1)处理原发感染灶。(2)应用抗菌药物.(3)改善一般情况,增加抵抗力。2.补充血容量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的血浆或全血。3.纠正酸中毒4.心血管药物的应用扩容纠酸甚至去除病因后休克未见好转时,采用血管扩张药物甚至轻度兴奋β受体的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常用者包括:①α受体阻滞剂:如酚妥拉明;②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③β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5.皮质激素的应用皮质激素主要作用:(1)抑制炎性介质释放。(2)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3)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止溶酶体破裂。(4)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5)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防止白细胞凝集。(6)促进糖原异生,使乳酸转化为葡萄糖,有利于酸中毒的纠正。用量常较大,达正常量的10~20倍。维持治疗不宜超过48小时。
说明:文中文末广告由腾讯配送,内容与本号无关,但您的每次点击都会给平台带来一点微薄收益,能促使我们继续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仅致以诚挚的感谢,祝阅读愉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