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幼儿园预防鼠疫宣传知识

白癜风治疗时间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86509.html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居我国法定传染病之首,曾在世界上造成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不计其数。

  一、所致疾病与传播

鼠疫的病原菌为鼠疫耶尔森菌,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该菌通过其终宿主啮齿动物传播给中间宿主跳蚤,再通过跳蚤叮咬,接触人类或者易感动物而将病原菌传播给人或动物。

鼠疫的主要宿主和媒介是啮齿类动物和跳蚤,蚤类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

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报道出现新的鼠疫菌感染的动物和媒介,甚至新病原体的出现。新宿主动物的出现,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我国发现的染疫动物由年的57种增加到年的87种,特别是与人接触密切的牧犬、家猫、马鹿、牦牛、兔等动物染疫和传播鼠疫的概率增加。

  二、所致疾病常见三种类型

腺鼠疫、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

1、腺鼠疫:通过叮咬接触途径传插的病原菌会首先侵犯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胀、坏死和脓肿,多为腹股沟淋巴结,这个过程称为腺鼠疫。

2、败血性鼠疫: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所致,形成菌血症、败血症,这个过程称为败血性鼠疫。可出现高热(39-40℃),皮肤黏膜出现小出血点,若不及时抢救可在2-3天死亡。

3、肺鼠疫:病原菌经过血流积聚在肺部,并在肺泡巨噬细胞内繁殖后引起肺炎,这个过程称为肺鼠疫。肺鼠疫由腺鼠疫、败血型鼠疫继发而成,病人出现高热咳痰、痰中带有大量肺鼠耶尔森菌。患肺鼠疫的病人或动物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将病原菌传播开来,导致鼠疫的流行。

三、鼠疫的主要传染途径

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1.鼠蚤叮咬(25%):

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2.呼吸道感染(30%):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疾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3.皮肤感染(15%):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4.消化道感染(10%):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耶尔森菌可在动物间、动物与人、人之间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动物间的传播。因此控制动物间的传播是预防的关键。

四、怎样预防鼠疫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家有老人、小孩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要注意居住环境及饮食的安全卫生。尽量不要幼儿接触猫猫狗狗等有可能被跳蚤叮咬过的动物,不要吃从外面购买回来的野鸡,野兔,野鸭等野生动物。

5.灭鼠、灭蚤:经常性灭鼠、灭蚤工作。灭家鼠时居室要同时灭蚤,对家猫、狗实施灭蚤,犬要拴养管理。

6.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如在外发现病死鼠或其他动物。发现症状与鼠疫相似或原因不明的高烧昏迷病人,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yz/6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