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较大,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和细菌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为了健康的生活和学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相关预防知识吧!
心澄如镜观照未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肺炎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D-19”,它的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该病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有发热、干咳、乏力,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型病例多在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体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仍是当前疫情防控的主要策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绢捂住口鼻,或用手肘衣袖捂住口鼻,防止唾液飞溅。无清洁双手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2.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就医时,务必戴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保持社交活动距离。到超市、餐馆、夜市等人多密集场所,或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近距离接触请随时请佩戴口罩。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传染性强。11月正处秋季,昼夜温差大,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它表现为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常可引起暴发流行。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
2.勤通风:居室要勤开窗,多通风,少去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勤锻炼: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主动就医:如果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造成病毒传播。
5.接种疫苗:联系居住的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流感疫苗。
禽流感(H7N9)
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
其中,高致病性H5N1亚型和年3月在人体上首次发现的新禽流感H7N9亚型尤为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