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腺体与炎性疾病

陈林义叶龙玲

睑腺炎

又称麦粒肿、睑缘疖、俗称偷针眼。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反复发作,与身体素质以及屈光不正可能有关。本病为青少年、儿童常见眼病之一。依其发病部位的不同临床分为外睑腺炎与内睑腺炎两种。

外睑腺炎

又称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与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与其他部位疖肿一样。开始时即出现红肿、疼痛并逐渐加重。红肿处可触及到硬结,数天后硬结软化,形成黄色脓头。脓头一旦溃破,脓液排出,疼痛迅速减轻,红肿即消退,病程一般约为一周。若致病菌毒性强烈可伴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以及畏寒、发热等全身反应。如炎症由一个局限的腺组织扩散到其他腺组织时可形成多个脓头。

内睑腺炎

又称内麦粒肿,是睑板迈博姆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其腺体较睑缘蔡氏腺为大,故其炎症也较剧烈。

临床表现:由于发炎的睑板腺被睑板组织所包围,所以其临床症状一般不如外睑腺炎来的凶猛。腺体化脓后,在充血的睑结膜表明可隐约见到黄色脓头,一般可自行穿破。如果脓头未能穿破睑板,加上致病菌毒性较强,炎症可扩散到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临床上本病应注意与散粒肿相鉴别。

治疗

1.早期局部湿热敷,每日三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2.局部涂消炎止痛膏,结膜囊内同时加涂抗菌素眼膏,对早期为化脓的睑腺炎可消炎止痛,对已化脓的睑腺炎,可促其早日溃破,从而缩短病程。

3.脓肿已形成,有黄色脓点时可切开排脓,外睑腺炎沿皮肤皱纹切开,内睑腺炎可垂直切开。

4.如脓肿未成熟,局部肿痛明显,同时伴有全身症状时,可全身应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

预防及注意事项

1

切忌挤压排脓,以免病菌扩散到颅内,引起海绵窦栓塞、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

教育患儿平时注意局部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3

对经常复发的睑腺炎患儿,应注意检查是否有屈光异常。

睑缘炎

睑缘炎为眼睑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组织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炎症。因富于腺体和脂肪性分泌物,在暴露过程中容易沾上尘埃和病菌而发生感染,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根据临床不同特点和病因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三种类型。

病因:本病是由于睑板腺分泌过盛,同时合并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此外,诸如化学、物理的刺激、不洁的用眼习惯、屈光不正、隐斜视以及新陈代谢障碍、身体衰弱等均可成为睑缘炎的诱因。

眦部睑缘炎的致病菌为莫一阿氏双杆菌,并与核黄素的缺乏有关。

鳞屑性睑缘炎

又称单纯性睑缘炎,自觉眼睑有灼热及刺痒感,少数患者伴有流泪症状。睫毛根部有鳞屑附着,去除痂皮后可见皮肤有充血现象,但无明显肿胀及溃疡。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

治疗:

1.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3%--4%重碳酸钠溶液将痂皮软化后轻轻擦去,使睑腺及睑板腺的分泌物排泄通畅,然后涂1%黄降汞眼膏。如汞制剂刺激性强,可改用1%硫酸锌眼膏或其它抗菌素眼膏,每日2次--3次。

2.口服维生素A、B2、B6,同时要教育患儿保持眼部卫生。

3.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屈光不正者应验光配镜。

溃疡性睑缘炎

又称化脓性睑缘炎,其症状较鳞屑性睑缘炎严重,患儿有刺痒、涩痛、流泪等主要症状。睑缘皮肤充血肿胀,有水泡、黄痂、睫毛被粘成束状。去除痂皮后可露出溃疡面。因睫毛毛囊的破坏以及疤痕的收缩,常可出现睫毛脱落不能再生或睫毛乱生现象。如患病日久可导致睑缘肥厚、变形而引起睑缘外翻。

治疗:

1.首先应每日清除脓痂,拔除患有毛囊炎的睫毛,尔后用肥皂水轻洗局部,然后再用3%温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最后涂黄降汞或白降汞眼膏或其它抗菌素眼膏。

2.对长期不愈的病例最好能进行细菌培养或药敏实验,选择对细菌敏感的相应药物。

3.对久治不愈者可考虑作自身疫苗或葡萄球菌类毒素注射疗法。

4.对患有慢性病及贫血的患儿要针对性地进行全身治疗。口服维生素类药,注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眦角性睑缘炎

又称眦部睑缘炎。患儿有刺痒、干燥及异物感。近眦部上下睑缘潮红、糜烂、有少量黄白色分泌物,常合并眦角性结膜炎。如不经治疗,一般不能自愈。

治疗:

1.首选0.5%硫酸锌眼水或涂1%硫酸锌眼膏。1%链霉素和0.5%新霉素液也有一定疗效。

2.口服维生素B2、复合B等。

睑板腺囊肿

又称霰粒肿。本病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阻塞,致使腺体分泌物滞留而逐渐形成的慢性炎性肉芽肿。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

病因

本病形成原因还不太清楚,过去认为与结核杆菌或化脓性细菌感染有关,已被否定。较为可能原因与慢性结膜炎或睑缘炎引起的睑板腺分泌物阻塞,加之新陈代谢障碍,腺体分泌功能过盛有关。另外,因维生素A缺乏而形成的腺体上皮组织的过度角化,造成睑板腺阻塞也应考虑。

临床表现

本病特点是进展缓慢,常无自觉症状。在隆起的睑皮下触及到一个或数个小如绿豆或大如黄豆的,不和皮肤粘连的光滑圆形硬结。相应的睑结膜面稍充血,呈紫红色或紫蓝色。硬结进展到一定大小,可自睑结膜面穿破形成肉芽肿而引起异物感。如继发感染,其症状同内睑腺炎相似。

治疗

1.病原治疗;

2.症状明显者可选手术刮除;

3.继发感染者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1.小霰粒肿(直径≤3mm)无须处理,或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加热敷,或囊腔内注射强的松龙(25mm/ml)0.2ml,疗效不显可隔周再注射。2.囊肿较大(直径>3mm)或以上述处理不消退,可行刮除术,术后用抗生素滴眼剂或眼膏。3.形成肉芽肿先切除肉芽,再作上述处理。

4.继发感染者应选择有效抗生素。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

小儿眼科患者群

医院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yz/1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