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红/文
摘自《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要问妈妈们最怕啥?99%妈妈都会提到:当然是娃生病!尤其是秋冬转换,各种常见疾病进入活跃期:“秋季腹泻”、“咳嗽”、“肺炎”、“流感”,讨人厌的疾病真是防不胜防就中招。
儿童腹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种病原引起的综合征,在我国几乎每个儿童腹泻的年发病高达2~3次。儿童腹泻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宝宝腹泻怎么办?长时间拉肚子是肠炎,要吃抗生素?小宝宝处于肠胃调整期,拉肚子很正常,不用管?喂点益生菌?我们有必要对小儿腹泻的分型及用药系统了解一些,避免用药的误区。
腹泻的药物要很多种,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误区,如果用错药物不仅不能治好腹泻,反而可能加重病情。腹泻是感染性因素或非感染性因素对肠黏膜刺激引起的吸收减少和/或分泌增多的现象。它是肠道排泄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通过腹泻可以排除病菌等有害物。所以,腹泻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治疗腹泻应重点解决原因,而不是单纯止泻。
腹泻的分型
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粪便常规可以鉴定出腹泻是哪种类型。非感染性因素比较简单,比如喝了凉水,吃了凉的食物,或者是对某些食物不耐受,如过敏或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这类腹泻大便检查不会出现特别的表现。
感染性因素相对复杂,如细菌性肠炎,大便内可以检测到红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而病毒性肠炎可能会检测到特别的病毒,如轮状病毒等。如感染性腹泻急着止泻更容易导致病菌、毒素、代谢物滞留于肠内。如果这些物质被回吸收后,会对人体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比如细菌性肠炎时,肠道内致病细菌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脓血便,此时若止泻,肠道内大量细菌和毒素就会留到体内,引起更严重的后果——毒血症或败血症。
粪便常规(大便要在1~2医院检查,否则容易出现假性结果)确定是细菌感染性腹泻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性腹泻则不需要。
还有一种长期腹泻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乳糖是母乳、哺乳动物乳汁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婴幼儿腹泻后因肠道黏膜受损,会使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遭到破坏,导致奶中乳糖消化不良,引起乳糖不耐受性腹泻。特别是轮状病毒性肠炎后,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这个时候需要给小孩喂食无乳糖配方奶1~2周。
腹泻的用药
1.预防和治疗脱水:口服补液盐
很多时候家长看小孩腹泻就着急要打针,实际上小儿腹泻最怕脱水,只要能及时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输液的。在购买补液盐之后按说明比例冲调后给孩子服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因腹泻所产生的轻度脱水症状。
小常识:婴幼儿应用时需少量多次给予。
注意事项:早产儿,有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者不用。
2.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微生物制剂
对于小儿腹泻,可以适当补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过度繁殖,调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运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生态制剂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帮助宝宝吸收食物,增强食欲,并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3.肠黏膜保护:蒙脱石
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小常识:1包蒙脱石用50毫升水溶解。
注意事项:腹泻时饭前服用,食道炎饭后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小时服用。治疗急性腹泻时,应注意纠正脱水。如出现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
4.抗生素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只占少数。而病毒性肠炎不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微生物活菌制剂与抗生素两者联用时需要间隔时间服用(2小时)。抗生素在杀灭肠道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的活菌。两者同时服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
5.补锌治疗
很多时候,我们在治疗儿童腹泻的时候会忽略儿童的补锌治疗。缺锌将直接造成儿童免疫力低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或智力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向全球推荐大于6个月的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毫克,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毫克,10~14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