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关脊髓损伤女性怀孕的科学保健循证建议非常少。德国医学科学协会发布指南,旨在建立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脊髓医学的跨学科标准,以及涉及神经、泌尿、妇科和产科问题的专业处理方法。本文概述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供相关专业人员在日常医护工作中参考。
脊髓损伤女性孕期风险最大的并发症是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胎膜早破和早产/难产。四肢瘫孕妇特别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utonomousdysreflexia,AD)和呼吸窘迫。产前住院和早产在脊髓损伤孕妇中常见。虽然脊髓损伤女性容易早产,胎儿体质量小于胎龄,但远期不良事件,如再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并未增加。
1膀胱
泌尿系问题,特别是泌尿系感染、尿失禁和尿频,是脊髓损伤女性在怀孕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频繁导尿、肾积水和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泌尿系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和败血症增加早产风险,因此应每4周行尿液检查1次,包括用导尿方法进行尿培养。脊髓损伤女性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不同于正常感觉者的典型表现。脊髓损伤常有感觉丧失,尿潴留可能没有症状。为了早期发现尿液引流不畅,应定期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必要时应行血液检查和使用抗生素。
2直肠
怀孕与便秘增多有相关性,饮食富含纤维素并补充足够液体非常重要。乳果糖作为粪便软化剂有一定作用,但可能增加腹胀发生。因此,推荐替代的方法是结肠按摩。
3皮肤
怀孕相关的体质量增加、皮肤干燥和坐骨结节受压部位的变化是皮肤受损的潜在风险,可能引起皮肤损伤。需定期行皮肤减压,改变坐轮椅的体位,检查皮肤。另外,可能需要更换更大的轮椅并调整轮椅坐垫(如使用防压疮坐垫)。干燥皮肤建议使用不致敏、pH平衡、无气味和不含酒精的润肤保湿用品。
4体质量
体质量检测应该每4周1次,孕期最后2个月增加到2周1次。如果日常使用升降设备,可以改造增加称重功能,并能独立记录体质量。由于活动受限和耗能减少,产后减轻体质量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应尽早采取健康饮食。体质量增加也可因水肿引起。
5呼吸
呼吸并发症与脊髓损伤水平和运动障碍程度有关。由于四肢瘫和T4以上截瘫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此类患者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建议给予呼吸训练支持治疗。孕期可能需要呼吸治疗设备、机械消融辅助设备和夜间面罩通气。
6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D)
AD一般见于T6及以上水平脊髓损伤,受各种刺激而诱发。瘫痪区域的疼痛刺激,如分娩、在分娩前或分娩期间的操作、阴道或直肠检查,以及剖宫产等,在孕妇未感觉出疼痛的情况下可诱发AD。其他导致AD的因素包括:尿潴留刺激肾上腺能传入作用增加、导尿、尿动力学或膀胱镜检查、性刺激、大便潴留、阴道检查(窥阴器调整)和直肠操作(排便、检查)等。强烈推荐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消除AD症状。AD必须与先兆子痫、溶血、肝功能异常、低血小板综合征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相鉴别。对于大多数脊髓损伤怀孕女性,先兆子痫与AD的鉴别只能依赖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如果怀疑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需行头颅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7血栓形成
怀孕的脊髓损伤女性由于激素变化和腹部压力改变,导致血流减少,特别是骨盆和下肢静脉血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静脉栓塞性疾病可通过评估现有和新发现的风险因素加以预防。由于妊娠晚期活动不便加剧,推荐在孕期28周到产后6周进行血栓预防。除常规抬高下肢,推荐进行冷水浴、增加被动或主动活动、穿弹力袜、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
本文节选自《脊髓损伤女性产前、产时、产后保健管理指南》,原文发表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年11月第26卷第11期。由刘根林、周红俊、李建军等译自德国医学科学协会发布的指南。
(图文来源于网络,旨在知识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