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苹果bull提醒秋冬季保健小贴

幼儿疾病早预防

AutumnandwinterSafety

疾病预防知识,牢记于心中

秋冬季节,传染病多发,幼儿抵抗力又较弱。所以家长们需要格外注意??下面,小编就带来一些关于秋冬卫生保健的小知识,满满的干货,家长们可要记得收藏哦!

诺如病毒

01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ES,NV),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学龄前儿童更容易被感染。诺如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寒冷季节尤为多发。

诺如病毒的特点有:

1.传染性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水源、食物、呼吸等途径传播。

2.群发性强:多为集体发病,人群密集场所尤其容易群发。

3.儿童易感染: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4.无特效药或疫苗:目前还未出现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活疫苗。

5.自限性强:诺如病毒有明显的自限性,即两三天后会自己好转,家长不必太过恐慌。

02

诺如病毒的症状

诺如病毒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学龄前儿童表现为呕吐的较多,而成人则以腹泻症状为主。粪便呈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病程和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后两天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03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诺如病毒会自我治愈,家长不必过于惊慌,但还是要采取一些治疗措施:

如果症状较轻,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措施:1.少量多次喝水或米汤,让肠胃得到休息。2.禁止食用容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3.若有脱水现象,注意补水,必要时可口服补液。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1.反复发热、高烧不退。2.频繁呕吐,无法进食。3.大便呈粘液样或有脓液,气味较臭。4.腹痛明显,休息后难以缓解。5.精神状态差,皮肤、口唇干燥,眼窝或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

04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传染病,切断传染途径,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诺如病毒的预防工作主要有:1.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2.不吃生冷食物或未煮熟的事物,不去无证经营的小摊、小店就餐。3.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避免接触患病人士。4.出现病情后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幼儿园

05

诺如病毒防治告家长书

诺如病毒防治告家长书

1.诺如病毒一般会自我治愈,请家长保持冷静,不必过于惊慌。

2.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场所,避免进食无安全保障的食物和饮用水。

3.请各位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孩子出现疑似情况后,请不要坚持来上幼儿园,并及时将情况告诉老师。

5.孩子出现诺如病毒症状后,要及时就医。

6.切勿使用抗生素,避免病毒产生抗药性。

7.如班上出现大规模呕吐现象,家长需冷静面对,医院治疗查询病因,不要盲目认定为“食物中毒”。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01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02

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03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04

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一般无疼痛及痒感,痊愈后不留痕迹。除此之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06

预防

想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关键要注意孩子日常的卫生和增强孩子免疫力,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皮疹及精神萎医院确诊治疗。

流行性感冒

01

主要表现

1.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只要1~2天,还会突然发高烧到38℃~39℃。

2.有流鼻涕、喉咙痛、咳嗽等症状,还会呕吐或腹泻。

3.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4.常呈现集体发病。

02

何时需要就诊

1.患儿集体发病,或有流感接触史。

2.出现发热,食欲不好,憋气等症状。

3.高烧不退,且有脓痰咳出。

4.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有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

03

家庭护理方案

1.采取隔离措施,以防传染他人和继发细菌感染。2.卧床休息直至体力恢复。3.高热、烦躁不安、头痛等对症处理:可用物理降温或服乙酰水杨酸、布诺芬等退热剂。4.合宜喂养: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上呼吸道感染

01

主要表现

1.发热常为首发症状。

2.发热1-2天后,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3.同时伴有流鼻涕鼻塞等症状。4.偶有拒食、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02

何时需要就诊

1.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

2.发热超过三天

3.高热伴有严重咳嗽

4.发热不退伴咳嗽加重

5.咳嗽伴有喘憋

6.咳嗽超过7天仍无缓解

03

家庭护理方案

1.发热时注意退烧,体温在39℃以上时,可服用药物退热,药物降温可用布诺芬或对乙酰氨基酚,6小时可重复一次,一天最多4次。

2.咳嗽初期干咳时,可以服用镇咳剂减少咳嗽保证休息,咳嗽伴较多痰时服用化痰药并辅助拍背,帮助孩子咳痰。

气管炎、气道感染

01

主要表现

1.儿童咳喘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在夜间及清晨出现发作性咳喘,运动后加剧。

2.临床无感染征象(如发热等),或长期服用抗生素(消炎药)无效。

3.患儿呼吸音可变粗,双侧可听到“呼噜呼噜”的声音。

4.有个人过敏史(婴儿湿疹、荨麻疹、对某些食物过敏)及家族过敏史(父母及亲戚有过敏性鼻炎等)

02

何时需要就诊

1.患儿出现喘憋,特别是小婴儿,夜间喘憋发作,需要急诊。2.发热咳嗽,经治疗缓解不明显甚至有加重。3.儿童咳喘持续或反复。

03

家庭护理方案

1.按医嘱进行抗炎、雾化治疗,定期复查调整用药,不要自行停药,

2.出门戴口罩,减少雾霾及减少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直接刺激。

3.对于停药后又反复发作的患儿应及时查清过敏原,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

肠胃炎(轮状病毒感染)

01

主要表现

1.突然起病,有发热,很多患儿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2.先有呕吐,接着大便次数增多,如“蛋花汤”样,有时带有少量黏液。

02

何时需要就诊

1.呕吐严重,伴有明显尿量减少。

2.精神萎靡,伴有高烧症状。

03

家庭护理方案

1.确诊后,让患儿口服止吐药,及口服补液盐,密切注意患儿尿量。

2.保证液体补充,不发生脱水是治疗护理的关键。

3.少食多餐,保证营养。

过敏性咳嗽

01

主要表现

过敏性咳嗽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等。

以咳嗽为主,不喘。其咳嗽有三大特点: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阵发性咳嗽时间超过4周。儿童过敏性咳嗽极易引发支气管哮喘,轻者多因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引发哮喘,过敏严重的儿童咳嗽时或大量运动后也会引发哮喘。

02

家庭护理方案

祛除病因非常重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等;家里不要养宠物和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尘螨、油烟、油漆等;不要让孩子抱着长绒毛玩具入睡;被褥要常晾晒。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皮肤、粘膜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0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02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03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多见。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04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16日(10~24日)。年长儿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1~2日后才出疹。

05

并发症

皮肤疱疹继发感染:可引起脓疱疹、败血症、肺炎。水痘脑炎:常于出疹后一周发病。一般处理:隔离,卧床休息。

06

预防

1.隔离患儿至全部皮疹结痂。2.接种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

怎样预防孩子冬季不生病

01

孩子穿衣有技巧

天一冷,出于对孩子的爱,大人会给孩子穿超多衣服:内衣、保暖衣、毛衣、夹克、羽绒服、防风服……加起来总共四五件衣服甚至更多。但是!有没有发现衣服穿得多,孩子还是会感冒呢?其实,冬季穿衣保暖是有技巧的。1.孩子的内衣要贴身且长度超过肚子贴身的内衣可以让空气保留在孩子的皮肤周围,阻断体内温度的流失,使孩子不容易受凉感冒,并且可以保证背部的温暖。此外,内衣长度超过肚子便于孩子在穿裤子时能够很容易地把肚子包包好,这样,孩子活动时内衣就不容易往上缩,也就保证了腹部的温暖。2.孩子的袜子要透气干爽我们都知道“寒从脚起“,脚部处于神经末梢,离心脏远,血液循环慢,保暖性差,容易着凉。冬天让孩子感到脚部温暖非常重要,那给孩子穿越厚的袜子就越保暖?错!如果运动过后孩子穿的厚袜子不吸汗的话袜子就会变得潮湿,这会使得孩子的脚发凉,孩子的脚一凉,整个身体就会变凉。因此,为孩子选择袜子时要选择干爽透气型袜子。3.在园备件室内服出门时,怕孩子受凉大人会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但是当孩子入园后,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开展下,需要动动身体的次数就变多了,一活动就容易出汗。如果在室内又开着空调,便更容易出汗。当孩子出汗时,衣服就会被汗?湿,这样就易着凉,并且还会降低孩子身体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使得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件专门在幼儿园穿的外套,在室内时穿上这件薄外套,室外时换上来园穿的厚外套。此外,判断孩子是否穿得合适,可以时常摸摸他的小手,只要小手是暧和的,就说明他们的身体是暧和的。

02

生活环节这样做

在我们的一日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环节需要注意来预防孩子冬季感冒。1.要注意睡觉踢被子到了冬天,如果孩子睡觉爱踢被子是不是特别担心他在睡觉时会着凉感冒?除了经常检查孩子的被子是不是盖好的,还可以取一米长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缝在棉被上端的两侧,缝制宽度与枕头相同,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床头螺丝扣上。这样小孩睡着后,翻身依旧自如。即使将被子踢开,由于橡皮筋的弹性作用,棉被马上又回复原位,重新盖在小孩身上。这样,就不用担心孩子因睡觉踢被子而受凉感冒啦!2.要勤洗手,多运动孩子年龄小,抵抗力较弱,有时,孩子的感冒也许是其他感冒的孩子感染的。小手作为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媒介,常常这里摸摸,那里摸摸,说不定感冒病毒就摸在手上了。所以要勤洗手,洗掉病毒,洗走感冒。此外,还要多运动来增强抵抗力,拍皮球、跳绳和早操可不能偷懒哦!3.要避免长时间待在人多的地方冬天天冷为了保暖人们都不太愿意开窗,如果人一多,又不开窗的话,感冒病毒就更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因此,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空气又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如果要去的话,那就减少逗留时间。4.要选对食物在冬季为孩子选择食物时,可以侧重选择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锌这三种可以预防感冒元素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增强体内血液中白细胞吞噬细菌以及抗病毒的能力,缩短感冒病程,如猕猴桃、橙子和花菜。胡萝卜素有着抗氧化能力和抗病毒能力,如胡萝卜、芹菜和菠菜。锌能够帮助抵御寒冷,如鱼类、豆类和鸡蛋。选择这些食物,帮助孩子抵抗感冒病毒。

最后的话

虽然天气逐渐变冷,但只要家园双方共同做好预防,就能防患于未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做小勇士,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季。年春季亲子早教班、托育班(0-3岁)、半日制、全日制早教班(1.5-3岁)、幼儿班(3-6岁)报名工作咨询进行中,我们在红苹果?一迪等着您……总部教育专线:-02人才专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s/57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