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困扰我们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

作者:刘亚丽徐英春来源: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万古霉素是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该菌感染的最后选择,目前该药巳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虽然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在全球的检出率很低,但万古霉素低水平耐药的金葡菌,包括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hVISA)和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

以改良菌群谱型分析-曲线下面积法(PAP-AUC)作为检测hVISA的金标准,美国hVISA的检出率为0.3%?15.0%,澳大利亚25.0%?37.6%,日本10.0%,中国9.5%?13.1%,加拿大5.3%,爱尔兰2.3%等。

目前研究表明,与万古霉素敏感金葡菌(VSSA)相比,hVISA导致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概率是前者的2.37倍(95%CI,1.53?3.67),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现就hVISA的流行病学特点、检测方法、异质性耐药机制及其导致感染的治疗进行简要介绍,为临床医师及微生物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hVISA的流行病学特点

年,Howe等对来自11个国家的株hVISA/VISA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发现所有菌株均属于agrI型或agrII型,且以agrI型为主(7/9VISA,57/92hVISA);同时,hVISA在CC5、CC8、CC22、CC30和CC45的5个克隆复合体中均有发现,而VISA仅存在于CC5和CC82个克隆复合体中。

但近期美国的2项研究表明,hVISA/VISA主要存在于agrII型中;来自澳大利亚的数据显示,46株hVISA均属于ST-MRSA-SCCmed克隆。

我国Sun等对26株hVISA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发现,hVISA以agrI-SCCmecⅢ-ST型为主,其次是agrII-SCCmecII-ST5;陈宏斌等分离的30株hVISA中,agrII-SCCmecII最多,其次是agrI-SCCmecⅢ。

这些数据表明,并非所有的MRSA均可能发展成hVISA。hVISA的流行可能与其遗传背景以及不同地域的流行病学特点相关,如该地MRSA的分离率、耐药谱型、流行克隆株的基因型特点等。

此外,hVISA也可存在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中,法国(hVISA,7/)和美国(hVISA,3/)均有报道。这说明在常规检测中,不能仅依靠体外药敏和菌株特点,还要结合临床信息来判断,如患者是否存在严重基础疾病、人住ICU、万古霉素低剂量治疗、糖肽类治疗无效等情况,当上述情况存在时,即使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是敏感的,也应高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engmz.com/bzss/5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